【推荐】医保诈骗大案曝光!院长带头骗保,职工介绍一个病人提成300元-医保骗保多少钱立案

2021年下半年的某一天,家住四川宣汉的23岁小伙子杨某接到了警方的通知,让他到警局核查一些情况。

一头雾水的小杨匆匆赶到了警局后,办案人员向他出示了一些材料。根据这些材料显示,小杨曾在2018年至2019年间在宣汉县民泰医院看了五次病,住院32天,并通过医保报销了12000多元医药费。

小杨不由得大吃一惊,他的确在2018年8月去过民泰医院治疗一次性支气管炎,但是那时候既没有住院,也没有找医保报销这么多钱。

警察告诉小杨,他之前在医院看病留下的身份信息和医保账号,被医院负责人用于伪造病历,骗取医保基金。

而他,并不是这起“医保诈骗案”的唯一受害者。

一心求财的医院院长

民泰医院是一家位于四川宣汉县的民营医院。

医院院长名叫王大才,曾在乡镇卫生院做过院长,具备行医资格。

2015年,王大财在成都双流仁岗医院工作期间,无意中了解到了有人通过虚报医药费骗取医保基金,于是动起了“歪念头”。

2017年,他开始实施这个大胆的发财计划。

王大财找了7个人,共同出资成立了“宣汉民泰医院”。

医院一开始只有40多名工作人员,内设市场部、护理部、检验科等8个部门。

开业之初,民泰医院生意火爆,住院病房一床难求,服务对象大多是住在宣汉周边的乡镇村民,有些县区市民偶尔有个头痛脑热的,也会来这里就诊。

医院负责人王大才一开始就是冲着赚钱去的,因此给医院制定的内部规则第一条就是“公司利益高于一切”。

很显然,盈利是民泰医院的第一宗旨,这也为后来的各种违法操作埋下了伏笔。

王大财为了和其他医院抢“病源”,授意手底下的市场部人员以低价治疗、退休专家团队、配置先进医疗设备为噱头,出门拼命拉“病人”。

他还给市场部的员工制定了业绩标准,每人每月必须拉来20个“病人”,其他部门的员工每介绍一个“病人”,就能拿到300元提成。

这个激励模式决定了市场部的人员像推销员一样,到处游说“拉客”,有些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轻症患者,也被他们忽悠地住了院。

这个办法一开始颇有成效,短短几个月内,民泰医院的病床就从60增加到了90张。

2018年5月,民泰医院被纳入定点医疗机构,生意愈发火爆。然而仅仅过了一个多月,王大才就收到了宣汉县医保局开出的一张罚单。

据当时负责此案的医保局副局长王进回忆,民泰医院刚开业一年左右,申报医保基金的数字就达到了三百万元,这个数字和同级、同规模的医院相比明显偏大。

这个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监察机关的注意,医保局迅速对民泰医院进行了重点核查,结果发现这家医院存在大量违规行为,比如不合理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等等。

为了督促民泰正规营业,医保局开出了一张21万元的罚单,并对其做出了暂停互联网结算三个月的处罚。

从医生到护士全员犯罪

被医保局处罚一事给处于发展中的民泰医院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短时间内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幅度减少。

为了另谋生路,王大才和他的团队决心剑走偏锋,开始筹划一盘更大的棋局——医保诈骗。

他费心琢磨出了一整套完备、分工明确的骗保流程,从虚构患者名单到虚开药品,从多开住院天数到造假护理记录,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据统计,民泰医院从2018年以来共收治患者3000余名,这些人大多是住在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

为了吸引这类人群来医院就诊,民泰打出了五花八门的夸张广告,诸如“高薪返聘三甲医院专家团队”、“配备国际一流先进设备”、“免费体检、低价治疗”等等。

然而只有医院内部的人才明白,这些噱头都是谎言而已。

因为全院上下,只有王大才和另一名姓张的副院长具备医师资格,剩下的人都是非法行医。而所谓的“名医团队”,大多是从别的医院偷来的医生信息。

这些“假医生”在看病时,经常会修改病人的检查单,让他们达到住院标准,然后以此为借口,骗病人住院治疗。

由于农村来的中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又缺乏医学常识,往往被医生“吓”两句,就乖乖配合办理了住院手续。

从成都中医药大学专科毕业的小阳,曾在民泰医院检验科担任实习护士。

她在工作期间,被多次要求配合医生,人为篡改病人检查系数指标,让病人“达到”入院指标。

小阳觉得这个行为明显是违规的,不愿意服从,结果遭到了医院领导的严厉批评。

最后,她在压力之下不得不修改了多位病人的验血报告,让他们达到用药标准。

在王大才的“统筹”下,民泰医院内部分工明确:医生们负责伪造病历,,而护理部则需要配合虚构护理记录、销毁多开住院天数产生的未使用的药品。

护理部的护士长晓双平回忆,那时她每天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及时处置虚开的药品。

她曾在落网后如实供述:“王大财让我们把多余的药处理掉,我们就把药敲碎倒掉。”

就这样,在医疗资源匮乏、许多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当今社会,大量虚开出来的药品被白白浪费,流入了下水道。

偷盗信息 用于骗保

由于民泰医院算不上大医院,来看病的人毕竟有限,单单靠就医患者,能够骗取到的医保金额远远满足不了贪婪的王大财。

丧心病狂的他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普通市民的医保信息,伪造住院记录,虚报医保报销费用。

案发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民泰医院获取医保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就医的病人信息、医院职工提供的家人朋友信息以及通过所谓免费体检获取的信息。

比如一位家住东乡镇明月村的梁大姐,在跳广场舞的时候被忽悠去民泰医院做了免费体检,但是从没收到过体检报告单。

她每次去医院询问,都被以各种理由搪塞了过去。

梁大姐不知道的是,她在医院留下的个人身份和医保信息,已经被用来偷偷伪造了住院记录,拿去骗保。

就这样,民泰医院在王大才的领导下,创造了一种畸形的诊治模式——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病例和化验单大部分是人为篡改的,医院职工到处拉“客户”,轻症患者被当成重病来治疗。

在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医疗生态下,民泰医院和它的职工们早已经背离了医院“救死扶伤”的初心,沦为了彻头彻尾的“捞钱”工具。

为了防止秘密泄露,王大财在医院大搞“一言堂”。院里大小事务都要直接向他汇报,所有人员直接受他领导,并且不同科室的人员不允许串门。

可他万万没想到,即使这样严防死守,还是挡不住“内院起火”。

2020年12月,民泰医院的两个股东,因为对分红不满,直接捅破了窗户纸,将举报王大才诈骗国家医保基金的材料寄到了四川省纪检监察部门。

这封举报信引起了监察部门的注意,宣汉县公安局立刻展开了侦查。

办案民警兢兢业业,在四川各地来回奔波,逐一核实去过民泰就诊的病人,初步摸清了民泰医院的违法事实。

一个从事诈骗医保资金的特大犯罪团伙就这样缓缓浮出了水面。

如何保住“救命钱”

2021年3月1日,宣汉县公安局正式就“民泰医院医保诈骗”立案侦查。由于案情重大,由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出面牵头成立了专案组,专门负责督办此案。

当专案组民警进入民泰医院调查时,还有一批热情的市场部人员迎上来,询问他们是否要办理住院手续,搞得民警哭笑不得。

在得知是公安来办案后,医院上下全体如临大敌,尤其是王大才更是瑟瑟发抖,他知道末日即将来临了。

2021年3月15日起,民泰医院被查封,院内一切物品被扣留,包括王大才在内的47名工作人员被一网打尽。

宣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符苏告诉记者,此案涉及面很广,受害者之多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单单是扣押的病历单就多达3000份。

根据侦查结果显示,截止2021年3月,民泰医院累计向宣汉县医保局申报医保基金1600余万元,医保一共下拨医保基金共计1073.6万元。

这些钱款,除了用于支付医院日常运行成本外,都落入了王大才和几个高层的私人腰包。

最终,王大才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其他参与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到1年不等。

这起轰动一时的“特大医保诈骗案”,暂时落下了帷幕。

王大才团伙虽已伏法,但这个案件带来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主体多、链条长、 风险点多、监管难度大。近年来,医保诈骗呈高发、多发态势,定点医疗机构骗保、不法分子倒卖药品骗保牟利的事情层出不穷。

据统计,我国医保部门在2018年至2020年总共查处定点医药机构86万家,追回医保基金348.75亿元,打掉欺诈骗保团伙251个,追缴医保基金2.3亿元。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必须用在刀刃上,绝对不能沦为某些犯罪分子牟取私利的工具。

如何将医保基金全面纳入法治化监管,从源头上切断民泰医院之流骗取医保基金的途径,仍旧任重道远。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

光学影像测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