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保能二次报销,不少人都不知道!例如什么时候报?如何报?本文看看就懂。
医保二次报销是指在基本医保报销后,再次提交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由医保部门再次进行报销的一种制度。
这一制度在解决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和维护基本医保制度公平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时候进行医保二次报销?一般情况下,医保二次报销有以下几种情况:
1.门诊慢性病治疗:患者门诊慢性病治疗费用,每年可以获得一定额度的报销,超过部分可以进行二次报销。
2.门诊大病治疗:指门诊治疗费用超过一定额度的大病患者,可以进行二次报销。
3.住院治疗:患者住院治疗费用,在获得基本医保报销后,超过部分可以进行二次报销。
如何进行医保二次报销?一般来说,医保二次报销需要患者提供以下材料:
1.门诊慢性病治疗:患者需要携带医保卡和门诊慢性病治疗的发票、收据等材料到当地医保部门进行申报。
2.门诊大病治疗:患者需要携带医保卡和门诊治疗的发票、收据等材料到当地医保部门进行申报。
3.住院治疗:患者需要携带医保卡和住院收据、发票等材料,经过医院审核后由医院将申报材料提交到当地医保部门进行审核。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进行医保二次报销时,应该及时了解当地医保政策,以免因政策变化或不当操作而导致报销失败。
总的来说,医保二次报销制度在解决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在进行医保二次报销时,应该了解相关政策,提供完整的申报材料,以便顺利地获得二次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