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朋友,人生开局一把好牌,最后打的稀巴烂。
相反,还有些人呢,起步抓的牌可能很臭,但最后却成了人生赢家。
这种人到底做对了啥?
如果你去仔细去扒拉他们的成长经历,你会发现,他的人生总是能踩对点。
该买房的时候买了房,该创业的时候创了业。
所以,一个人要过好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做对该做的事。
那么,到底做对啥事,才能保证你的人生稳赢下去。
这两天我刚好看到大V九边,最新发的文章,聊到了这个话题。
我就结合他的一些思路,也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是年轻的时候,你要既勇又二。
这多少有点反常识啊,因为在多数人的认知里,年轻人就应该少年老成,越早懂得人情世故,就越容易成功。
我不否认年少老成的人,会比同龄人更容易在社会上混,多数人,刚出社会吃的亏,也是吃在了太天真上。
但少年老成这件事,你换个角度看,是不是你会因为自己的老成,就把当时很多觉得不划算或者是有风险的事,全给过滤掉了。
而你过滤掉的这些事,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就是他们人生的可能性,年轻人最好的成长,不就是想尽办法增加未来的可能性吗。
拿我自己来说。
我上大学时候,是公认的不务正业,干的很多事儿啊,周围人都不理解。
比如,我喜欢研究炒股,其实兜里一分钱都没有。我读的是商学院,却天天琢磨咋写小说、咋写诗。
这些明知不可为,明知没结果的事儿,如果放到一个老成的人来看,那就是傻,你做它干啥?
但是到了今天,我居然靠写作吃饭,炒股看的哪些商业书,也成了我做商业咨询的知识储备。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很多的人成功,不是因为他的起点高,而是因为他干的时候,很傻很天真,就觉得自己行,然后傻乎乎的干了很长一段时间,过渡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等你回头看的时候,自己也能吓一跳,当初咋那么勇那么二的。
中年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知道的太多了,也知道的太清楚了,太会权衡利弊,往往就会错失掉那份勇敢带来的机会。
这个机会具体是啥?是你有没有顺着自己的天赋做事。因为这点才是决定普通人能不能成功的最大因素。
你想啊,你想在社会上混得好,原因无非那么几种。
第一个,爹妈给的。
第二个,运气好,比如娶了个好老婆或者蒙对了第一桶金。
第三个,特别的勤奋,勤奋的不像个人。
第四个,做了自己擅长的事。
前两个,人力无法左右,后两个,本质是一个,就是你在你的天赋上还叠加了勤奋的buff,你就会比别人强得多。
比如,梅西,足球天分高,人也勤奋,他踢球行,可打篮球,估计够呛。
多数人,为啥混的不好,就是你本来有梅西踢足球的天分,结果被世俗观念和自己的认知给束缚了,选了一条看似对,却跟你的天赋,完全背道而驰的路。
比如,我有个朋友,上学的时候,号称夜店小王子,标准的社交悍匪,但却听家里话,学了园林景观设计,毕业后,又进了亲戚的公司实习,天天对着电脑画图。这条路是没错的,工作稳定,前景明确,但他的天赋却完全被抑制了啊,结果,到了三十岁,一个男人本该绽放的时候,他却越干越累,眼里已经彻底没光了。
如果当初,他选专业的时候,勇一点,不听家里的话;如果他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稍微二一点,给自己几年放纵的机会,是不是人生就会不一样呢。
少年时代的勇和二,说白了,就是用一腔热血,换自己一个天赋觉醒的机会。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啥,别人告诉你也没用,因为喜欢,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就是别人看来很累的事,你却能乐在其中。
并且,你做起来也确实得心应手,这样顺着天赋做事,你就能沉下心来把事儿做好,事做好了,机会和未来不都有了吗。
很多人混得不好,真的不是没有机会,是给了你机会,你却觉得这事没啥意思,打不起精神。
干起来很累,但又不知道要干啥,所以,混一天算一天吧,结果混到最后,年龄大了,斗志也没了,人也就废了。
这就是为啥有些人明明一手好牌,却打的稀烂的原因。
年轻人可以勇,可以二,但人到中年,绝对不能犯二。
中年人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该躺平就躺平。
这一点也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不符,中国人信儒家那一套,讲究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我也信奉这一点,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永不停息。
但这个不停息,跟年轻人的那股子冲劲是有区别的。年轻人的冲劲,多少带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鲁莽和蜜汁自信。
年轻的时候,没毛病,错了大不了再来。中年人可不行,一是你有家庭责任,二是自己也确实精力够不上。
少犯错,在对的事上持续干,才是中年人的正确奋斗路线。
一般来说,人到中年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的能力边界在那,是比较清晰的,到这个岁数了,也没必要难为自己,别硬逼自己成功。
如果不成功,是不是就会活在挫败感里,老因为自己是个普通人这件事耿耿于怀。
其实犯不上啊,因为多数人就是普通人,就是大千世界里的一粒沙。
刚讲了,除了运气和出身以外,普通人的成功,拼的是天赋加勤奋,但天赋这事,有大有小,勤奋也很考验人的韧性。
都这么大岁数了,你自己是个啥德行,还不清楚吗。
一个一事无成的中年人,怕的不是躺平,怕的是做殊死一搏。
没钱的老往彩票店跑,想抓住人生运气的尾巴;有钱的就跑去炒股;打了一辈子工的,非得拿出全部积蓄,搏一把开个店。
结果呢,不用我说,你自己是不是都觉得这事不靠谱。
可你看看,满大街都是这样的中年人,年轻的时候,不勇,上岁数又不认命;老是在错的时间,做错的事,你说你不输,谁输呢。
当然,你会说,我想躺平呀,我不想奋斗,可上有老下有小,不奋斗不行呀。
可以奋斗,刚我不是说了吗,人就得永不停息,要不然活个啥劲儿啊。
但奋斗的方向,别瞎琢磨,就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干自己熟悉的事。
陌生的领域,以你现在的精力和领悟能力,你觉得短时间内你能跟得上吗,就算跟得上,能拼得过那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吗。
年轻人最大的资本是无知,中年人最大的资本是有知,你比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清晰太多了,这才是你的强项。
多在自己有知的领域,琢磨怎么赚钱,这样风险小,回报还有确定性。何乐而不为呢。
但活又说回来,少年勇,中年稳,还有一个大前提。
那就是
有恒心才有恒产
。
你有没有发现,不知道从啥时候,大家好像活的都很冷漠。
表面善良全是装出来的,骨子里自私、自卑又自负、情感缺失;有时候,还有点扭曲、阴暗和愤世嫉俗。
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毁灭,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无能而愤怒。
原因是啥?是因为人生太长了,奋斗这么久都出不了人头地,一年好像咬咬牙也能挺过去,可十年,二十年呢。
成功需要的积累太久了,很多有天赋的人,最终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
等他们再站起来的时候,只能感慨,我当初要是坚持下来了,现在也成了。
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而且有些机会,错过了,这辈子都不会再有。
因为希望的幻灭,人也就失去了最后的活力,就会变得冷漠起来。
所以,人生最怕失去目标感,没有目标感,人就会活得不知所措,不知道为啥要起床,不知道为啥要上班,为啥要学习,为啥要努力。
而一个有目标感的人,会在正确的事情上,持续努力,重复的去相信,用相信修正自己的行为,行为反过来强化信念。
人活着总要有个盼头,这个盼头就是信念,也是一个人,遇到苦难的时候,撑过去的唯一支柱。
我也有一个信念啊。
我经常收到粉丝私信,问我为啥总能把一件事,讲的既深刻又透彻。
讲真的,一直坚持做深度内容是很难的,大多数人做不到。能做到的,又嫌太苦太累,还没有啥收益,费那个老鼻子劲儿干啥呀。
没看到我,熬得头发都掉光了吗,确实很累,但我为啥还要坚持呢。
我想,可能是在我上大学的某个下午,我突然有了一个信念,我希望有一天,有人能透过我的笔尖,看到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世界。
我希望有一天,有人会因为我写的某一句话或者一个故事,看到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
我为了这件事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一个人熬过几千个不被人看好的日夜,我也已经变成了一个求稳的中年人,不再勇,更不会犯二。
但我的这个信念,还会支撑着我,继续走下去,十年,二十年,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