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网上刷到信托暴雷、信托违约的消息,信托究竟还能买吗?信托究竟还安全吗?做过信托的和没做过信托的,都有这个疑问?
今天一位读者和我聊天,说自己是个保守的理财者,一直做的是银行理财,但是随着近几年银行利率的逐步下调,大额存单都在3%以下了,想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但是股票、基金这两年行情也不是很好,自己买了有点股票还亏钱了,期货、私募有觉得风险太大,保险又感觉回本周期太长,银行存款利率低,所以就想考虑信托,但是又在网上经常看到信托暴雷的消息,所以不知道信托还能不能投资,信托是不是不行了?不单单是这位没做过信托的朋友有这样的疑虑,就连做了好久信托的朋友也有同样的疑虑。
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今天从客观的角度来给大家聊一聊信托还值不值得投资,本文只客评价事情本身的好坏,客观分析事实,不带任何的有色眼镜,不自夸,不抹黑,不煽情,不造势、不传谣,理性对待,客观评判。用大白话和大家分析一下当下的信托市场,专业的名词咱就不整太多了,说点大家能听懂的,至于信托小白,想知道信托是什么,可去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或者网上搜一下都可以搜的到,如果还不明白可以来问我,我们分以下几点来说明一下信托市场的利弊,大家酌情看待。(文章较长,大家耐心看完,会对你的理财有帮助的)
一、首先我们要知道信托、银行、保险、证券是中国的四大金融支柱,中国的第一家信托公司中信信托,成立于1979年10月4日,至今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包括信托,现在银行的理财都已经净值化了,除了银行存款相对安全,其他没有绝对安全的投资理财产品,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要把钱存银行存款了呢?别着急,下面咱们还有重要的分析,继续看让你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二、我们计划投资信托产品之前要做合格投资人认定和风险测评,看看自己是否符合信托合格投资者的要求,如果风险测评不通过,建议还是不要做,信托项目大多为中等风险,中低风险和中高风险。
三、信托机构本来的职责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我们找不到项目,或者有好的项目又不能投资,就可以通过购买信托产品,由投资人把钱给到信托,让信托代为打理,信托投资了一个项目(指的是主动管理型的信托,不包括通道类信托),赚回来的收益再给到投资人。但是信托公司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会有投资失败的项目,导致投资款不能按时收回,就造成信托项目违约,也就是常说的暴雷事件。
四、我们经常会从网上看到XX投资者百万信托者血本无归,XX信托暴雷、XX信托公司多个项目违约……等等诸如此类的新闻,这些新闻可能大家都比较关注,特别是信托投资者都希望去看一看是不是自己的项目。如果发XX信托投资者按时兑付,XX信托产品如期还款,XX信托公司很业绩很好这类新闻,还会有人看吗?部分新闻作者、自媒体作者要有点击量,要有流量,发一些平平无奇的新闻自然关注度就会降低?因为大家都喜欢看负面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负面新闻要多于正面新闻。而那些投资信托赚到钱的人,自然也不会在网络发自己买的信托产品赚了多少钱,并且信托产品是不允许向公众人群宣传的,信托消息大部分通过信托公司的网站发公告,或者通过定向披露给投资人,很多人看不到自己没有购买的信托公司的消息,所以新闻上的很多消息都是投资人告诉自媒体人或者新闻作者的。这一点大家能理解吗?不明白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下期接着讲!
五、信托行业在2018年以后已经打破刚兑,不是之前闭着眼睛买信托的时代了,那时候如果信托违约,信托公司大都会拿自有资金按时兑付投资人,自己再去给交易对手,融资方打官司要钱,现在是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所以投资信托之前你还要考虑自己会不会选信托产品。你身边有没有专业的人士(不要只听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要从不同纬度去分析信托产品,如果没有建议你自己去学习之后再考虑!
六、当然我们也最近也经常会看到XX信托产品被秒空,XX信托产品很难预约上,当然有些是事实,有的是某些销售人员为了制造紧迫感,所以要理性看待。
七、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23年5月共有57家信托公司发行2147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长10.22%;发行规模1064.56亿元,环比增长35.53%。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信托的发行量还是在增长,据统计国内信托个人投资者超过120万。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25日,年内已有67家上市公司合计购买了超150亿元的信托产品。
八、我们再看一组数据2022年年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21.14万亿元,2022年共计披露违约风险项目200余款,涉及金额约1200亿元,违约金额占比0.57%,其中房地产类信托涉及金额较多,违约风险项目涉及金额约917亿元,占全部违约金额的76.4%。截止2022年11月17日统计的数据,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15451只理财产品,其中破净的理财产品数为1217只,破净理财产品占比7.88%。截至2022年末,理财公司存续17339只产品中有3694破净,占比23.9%。这些数据大家自行对比,在此不做太多分析。
九、信托公司也会破产,比如今年刚宣布正式破产的新华信托,信托公司破产,或者发生坏账,会导致本金和收益不能按时收回,信托违约处置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很短几天或者几个月,有的需要几年时间。
十、信托公司也会有坏账,做融资类业务出现借钱到期还不上的事情都会发生,受政策的影响或者疫情的影响,导致项目无法按时完成,项目未能按时交付,就导致项目违约。
十一、信托项目的起投门槛是100万,大部分的起投门槛是300万,并且投资期限较长,个别也有短期的6个月的,大部分是12月或者24个月,大部分信托收益大概在6%-8%之间,风险和收益是正比的,风险高的项目自然收益高。
十二、信托公司的分类很多,我们经常见的是集合类信托,根据投资方向常见的分为:房地产信托、金融机构信托、基础设施信托(大部分指的是政信信托)、证券类信托,每一类信托的收益和风险等级不一样,自己要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十三、市面上还有一些类信托产品,还有影子银行的通道类信托,这是今年国家重点压降的对象,大家一定要谨慎识别,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十四、不管你在信托公司直销,还是银行代销、还是三方购买的正规信托产品,最终兜底的都是信托公司,不要相信有些人说的除了信托公司还有其他机构或者个人兜底的事情。
总而言之,实事求是客观的讲,现如今的市场,想要安稳投资,首选的永远是银行存款或者公募债券,相对应的收益会低一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很重要,任何种类投资,收益和风险都是同向存在的,同时想要省心省力,最稳妥就是把钱放银行存活期,理财都不做,但要能够接受低收益,如果觉得收益不满足,就要转变自己的理财思路。适合哪类投资产品,根据自身风险忍受程度不同,投资资金匹配的期限不同,金额不同,相适应的投资产品往往不尽一致,信托产品风险是否在自身承受范围之内,核实后,再结合专业理财师建议,甄选合适自己的信托产品类别,不要仅听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但切记产品分析时,没有唯一的分析思路,切入点不同,可能一款项目在不同投资者心中分数是不一样的,只要依据正确,所选择的项目都不会存在过高的违约风险。信托对于投资者而言,有些人现阶段适合投资信托,有些人不适合,因人而异。
做过信托产品的投资者,我想说我们再选择每一款产品的同时,要知道交易对手融资方是谁、信托的底层是什么,信托公司也分私企和国企、央企,一旦出现违约兜底的程度不一样,处理问题的姿态和实力不一样,自然结果也就不一样,但是信托公司信托公司不会跑路,信托公司是正规金融机构,不会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点不同于P2P,私募类固收基金等。信托项目一旦违约之后,信托公司都会积极去处理,如果信托公司的声誉受到影响,融资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信托公司跑路弊大于利,事情发展到后期,无非就是处置底层资产还钱,缺口由信托公司自有资金补,补不上的再依靠股东或者引进新股东补完,或者动用信托业保障基金,投资本息不会完全打水漂,多少都会回来一些,根据处置结果不同,会有个明确的说法,只是时间问题。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
个人认为,信托公司打破刚兑,信托公司破产,对信托行业转型都是好的事情,信托公司目前就67家,少一家就少一分竞争力。信托公司的破产和违约会给信托行业和投资人产生警示,也会促使信托公司选择项目时更加慎重,加大风控力度,让信托回归本源,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保护好投资人的利益,投资人在选择信托产品时也要具备审慎的思维去筛选,我也相信信托行业会越来越好!
下一期我们聊聊信托的分类和不同信托产品的风险等级,以及怎样筛选合适的信托产品,码字不易,感谢你的点赞和分享!欢迎您关注我的账号,帮助您解读新闻、时事,分享信托投资理财知识,及时了解信托市场的最新消息,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