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是实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法则的常见途径,也是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企业壮大的法宝。人类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知名的收购案例,不少因为其知名度和涉及的金额规模而让世人震惊。
比如2000年初,英国的沃达丰抛售电信主业以外的所有业务,花了1000亿英镑成功收购德国的曼内斯曼(李嘉诚为曼内斯曼第一股东)。
比如戴尔646.47亿美元收购易安信公司;
比如高通469.9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
比如软银317.92亿美元收购ARM。
不过也有些收购尽管规模巨大,但并非都是收购方自己的真金白银出资,而是通过杠杆的方式,获得被收购方的企业所有权。具体操作,多为收购方发起收购要约后,以被收购方的资产作为抵押、质押或其他方式的资金筹集,同时以被收购方的经营所得现金流作为还款资金来源。
由于杠杆收购自有资金非常少,所以常为大众所争议。
杠杆收购在上世纪80年代处于高峰,90年代归于平静,21世纪初又进入新的高峰,很多知名的案例都在这个时间段发生。
以下是历史上7大规模最大的杠杆收购,因所处时代不同,故排名不分先后。
1、Alltel公司
2007年,高盛 ( GS ) 的私募股权部门和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 (TPG Capital) 以约 275 亿美元正式达成对Alltel公司的收购。当时的Alltel公司是美国第五大无线电话运营商,而且多次被《福布斯》等权威杂志评为美国最佳运营企业之一。这一次两个资本机构在收购完Alltel之后,并没有自己经营,而是立马转手出售给了Verizon Wireless(两家上市公司Vodafone和 Verizon Communications的合资企业),赚了大约25亿美元
按照《华尔街日报》的爆料,这次收购的杠杆倍数为5,也就是高盛和TPG仅仅出了20%的自有资金。如此看来,他们此次收购的利润率超过了45%。
2、HCA 医疗保健公司
这家医疗集团成立于1968年,2006年被330亿美元联合进行私有化收购,收购人团包括HCA 创始人Thomas F. Frist Jr. 博士、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Bain Capital 和 Merrill Lynch Global Private Equity。收购完成后,这几个收购方之间又进行了相互收购,并于2011年将控制权集中化后的HCA进行再次上市。
这一次由于操作比较复杂,杠杆倍数相对没那么高,综合之后自有资金大约为28%。
3、德克萨斯电力公司 TXU Corp
2007 年,实力超群的私募股权公司宣布了收购德克萨斯电力公司 TXU Corp(现为 Energy Future Holdings Corp)的计划,不久之后他们祭出了450 亿美元的收购金额让TXU无法拒绝。而这一次收购方的自有资金却仅仅只有不到15%。
一群
有意思的时候,这些私募公司成功地将花旗集团、雷曼兄弟、 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高盛拉入局中。
4、第一数据公司
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于 2007 年对 First Data Corp 的杠杆收购被视为私募收购的经典案例。尽管收购价格为290亿美元,但是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通过协议中附带的一系列条款,成功将这家当时全球领先的电子转换处理企业拿下,而付出的自有资金仅仅为花35亿美元帮第一数据公司还债。
5、哈拉斯娱乐公司
哈拉斯娱乐是知名的美高梅集团的母公司,也是博彩行业全球最大的企业之一,在美国拥有接近50家大型赌场。
2006年两家私募股权公司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和德州太平洋集团(TPG Capital)以 278 亿美元(包括 107 亿美元的债务)的收购要约将其拿下,并于2010 年将其名称从 Harrah's Entertainment Inc 更名为 Caesars Entertainment Corp,Harrah's 继续作为其品牌之一运营。这次收购中,两家私募巨头自己的钱花了大概70亿美元,剩下的便是发行私募产品筹集。
6、Equity Office Properties Trust
2007年,黑石集团和 Vornado Realty Trust进行竞争收购这家当时美国最大的写字楼物业持有者。黑石集团先是报价每股48.5美元,之后Vornado Realty Trust将价格提升到每股52美元,总价190亿美元。
黑石集团又把价格提高到每股 55.5 美元,以总价200亿美元将其最终拿下。
不过即使如此,黑石集团在这次收购中的杠杆依然超过了5倍。
7、RJR Nabisco
RJR Nabisco的收购是私募股权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具争议、最具敌意和侵略性的收购。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烟草和食品巨头 RJR Nabisco Inc 被 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以 25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笔交易的企业价值当时估计为31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约650亿美元左右。
由于其中操作有些“恶心”,不但压价厉害而且杠杆达到了10倍以上,所以其中的一些内幕被布赖恩·伯勒和约翰·希利亚尔改编成了一部小说,名曰《门口的野蛮人》。
1993年,美国知名导演Glenn Jordany又将这部小说拍成了同名电影,并在全球内引起剧烈反响,获得了多个奖项。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