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全球疫情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与节奏2013人民币升值多少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具有内在必然性

汇率的决定基础是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在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上下波动形成现实的汇率水平。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较美元升值具有内在必然性。原因是:首先,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恢复良好,中高速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规模、综合国力持续上升,而且相较国际主要经济体更快速地上升,这是决定人民币中长期升值的根本动力;其次,美国无节制放水,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必然对内贬值,内在购买力下降,相比之下,中国实施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CPI指数相对低位运行,美元对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必然下降;第三,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纵深推进,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支付、储备货币的需求必然增加,也势必推升人民币汇率。因此,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升值具有内在必然性。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潜在风险

人民币汇率升值确实是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不容忽视,不容回避。第一,在贸易方面存在潜在风险。一方面,从短期看,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要担心是冲击甚至冲垮出口企业,减少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如果对出口企业和社会就业的短期影响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就将造成中低端产业外迁,进而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再进而影响我国经济活力、社会稳定乃至综合国力。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潜在风险的警示也常以日本被迫签订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随后导致日本出口下降,泡沫破灭,经济长期萎靡不振。第二,在金融方面,人民币升值,甚至成为市场确定性预期,则必然有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购买人民币资产,股票、债券、房地产以及其他优质资产,推高国内资产泡沫,再待适当时机, 抛售人民币资产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收益及其他投资收益,而后回流美国或其他国家,进而造成金融动荡,甚至金融、经济危机。

三、人民币汇率升值节奏需要相机掌控掌握主动

人民币汇率升值有收益、也有其必然性,但是也有风险,只有相机掌控人民币升值节奏,才能掌握贸易、金融及至经济发展主动权。总体原则是,主动升值,双向波动,持续缓步,审慎严管。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尤其中低端产业出口造成冲击甚至冲垮的风险,主要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增加出口产品在出口国家的销售价格,从而削弱其国际竞争力。问题就是,我国出口企业能否消化对冲掉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销售价格上升不利影响呢?答案就是完全有可能的。理由是:一是人民币汇率已经有大幅升值的经历,2005-2013年人民币汇率从8.3升值到6-7区间,而这个期间中国出口增速、GDP增速都比较快,出口企业和产业有效对冲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就是说中国出口企业和管理部门均积累了一定的对冲人民币升值的经验;二是近年来,研发投入增加,技术积累增长,生产效率提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加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从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人民币汇率带来的不利影响;三是自美国2018年开打贸易战以来,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单边增加的25%不等的关税,并没有遏制中国对美出口和降低美国贸易逆差,反映出美国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依赖性以及中国出口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四是中国与日本的情况差异较大,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日本被迫签订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快速升值,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日本对美国出口竞争力,但是伤害性更大的因素并非由汇率引致的价格方面,而是强制性的出口配额限制,也就是说,日本优势产品出口数量是有限制的,自然限制了日本优势产品、优势产业的发展空间,加之日本优势产品/产业与美国是竞争性关系,而我国的主要输美产品与美国是互补性关系,美国的供给能力是不足的,依赖性是比较高的,至于类似华为的高技术高端产品虽然与美国存在竞争关系,但本来就长期受美国打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此类产品出口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实质性影响。

因此,只要相机把握好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比如可以将连续三个月货物贸易差额指标作为监控参考指标,如果连续三个月贸易差额出现逆差,或者顺差出现大幅度缩水,就可以适当干预外汇市场,减缓人民币升值节奏,甚至适当贬值,微调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贸易影响;让人民币汇率双向有限度波动,打破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确定性升值预期,减少国外投机性热钱进入国内;审慎监管严格监控外资的投资活动,防范其不良行为的金融风险隐患。

总之,未来主动持续缓步双向波动式推进人民币汇率升值完全可能对冲其不利影响,化解其潜在风险,安全收获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收益。

影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质量好

影像测量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