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十大危害是什么

文章目录:

1、铝合金门窗漏风问题的分析及杜绝2、警惕三成国人铝摄入超标,长期会影响智力3、超4亿国人铝摄入超标,“祸根”是啥?铝摄入超标的危害有多大?

铝合金门窗漏风问题的分析及杜绝

现在大数据分析很流行,我公司依据大数据分析原理,从过往的门窗订单中,更换铝合金门窗之前的几乎所有的门窗都存在漏风的问题。大多都是开发商制作的门窗。这里要提到的是,房产开发商的投标中几乎都是低价中标,所以造成铝合金门窗的成本不高,选用的基本上都是工程50、60平开门窗,甚至有些非断桥的移窗,可想而知,买房后等到真的想装修入住时,铝合金门窗由于年久没有维护,五金老化,密封条老化等问题出现,也就造成铝合金门窗漏风渗水了。

铝合金门窗漏风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因素:

1、五金承重系数不够,如外开窗,五金承重80kg,实际窗扇加玻璃重量大于50kg,五金在运动中有掉扇,关闭不严的情况发生;

2、密封条老化和硬化,没有弹性,窗框和窗扇、玻璃和窗框间露出缝隙;

3、耐候密封胶老化和开裂,窗框和墙体间存在缝隙,雨水从缝隙渗入室内;

4、无人维护,在强风天气,铝合金门窗有激烈碰撞,铝合金材料拼接位置松散,有孔隙出现。

铝合金门窗渗水图片 铝合金门窗渗水图片

铝合金门窗不密封会来带哪些危害呢?

能耗偏高,夏天、冬天需要维持室内温度,空调地暖的能耗高,尤其是别墅,空间大,能耗就够吓人了即使有空调地暖等设备,在冬天还是会感觉到一丝丝冷意,如果是老人小孩,很容易着凉感冒夏天雷雨暴雨天气,门窗会有渗水,墙面、地板容易受损门窗开启费力,甚至带来潜在的风险雾霾天气,即使关好门窗, 室内的PM2.5依旧超标风大的天气,门窗会有呜呜的哨声,如果是移窗,窗框还会在风的作用下砰砰作响

明亮的窗户图片

铝合金门窗漏风会给您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也就违背了装修新家的初衷,并且铝合金门窗的使用年限很长,不更换门窗或者更换的门窗达不到宜居的标准, 门窗的各种问题可能会困扰您很久。

警惕三成国人铝摄入超标,长期会影响智力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

我国全人群中有32.5%的个体膳食铝摄入量超过每人每周安全摄入量,其中以4岁~6岁年龄组的超标比例最高,达42.6%。①

铝,是怎么危害健康的?

如果长期超量摄入,则具有蓄积性,可沉积在大脑、肺脏、肝脏、骨骼、睾丸等组织中,累积到一定数量后产生慢性毒副作用。

铝的过量摄入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甚至可能增加老年性痴呆风险。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如长期大量食用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造成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过多的铝作用于骨组织,还可导致沉积在骨质中的钙流失,同时抑制骨生成,加速骨质疏松。

此外,铝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有一定毒性,同时妨碍钙、锌、铁、镁等多种元素的吸收。

5招避免铝超标

1 、少吃油条

明矾,正是造成铝超标的祸首。不要每天早餐都是油条、油饼等面食,可以和米饭、杂粮等其他食品搭配着吃,避免膳食单一而摄入过多的铝。②

2、少吃海蜇等海产品

新鲜海蜇经食用盐加明矾盐渍,使鲜海蜇脱水,便于排出毒素和储存。建议减少食用频次;如果要吃,必须反复浸泡、清洗。④

3、少吃淀粉类食品

粉条、粉丝、粉皮、凉粉、凉皮等这些淀粉类食品,为了让口感更筋道,在制作时也常加入含铝添加剂,尽量少吃。

4、少吃膨化食品

人造膨化食品一般都会使用膨化剂,而膨化剂中会含有大量的铅和铝,2015年11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市场上膨化食品抽查报告显示,其中22种膨化食品因人工色素、甜味剂、铅含量、铝残留量超标等原因成为问题食品的重灾区。

5、不用铝锅等厨具

家里炒菜的锅、和面盆、饭勺等直接接触食品的厨具应选择不锈钢等材质,避免铝带入。还应避免用钢丝球等擦刷铝制炊具。③

参考文献:

①2012-10-11健康时报《三成国人铝摄入超标》

②2014-11-26 39健康《常吃海蜇当心铝过量 纠正饮食陋习减少铝摄入》

③2014-07-31山西日报《食品添加新规 含铝制品慎食》

④2014-08-06法制晚报《铝,是怎样溜进身体的?》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王楠

超4亿国人铝摄入超标,“祸根”是啥?铝摄入超标的危害有多大?

“你这卖的包子看着又大又松软,不会是‘铝包子’吧?”

一大早,张阿姨站在早餐摊前,手上提着一小袋包子,有肉包、菜包、馒头……个个包子的卖相都很好。

刚好张阿姨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警惕市面上售卖的又白又大“铝包子”,吃了会伤肝肾》,本来张阿姨早餐没打算买包子的,但孙子一直吵着要吃,无奈之下才买的。

“怎么会做这种缺德事呢?我都在这卖了十几二十年的包子了,有些人还专门开车从隔壁区买我的包子,你放心好了!”店主一边给其他客户打包包子,一边回应到。

“行吧,我就是看人多才来你这买的,好吃的话下次还会再来的。”说完,张阿姨就提着包子和油条回家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多地都有曝光过“铝包子”事件,那不小心买到了这种包子,吃了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一、调查发现:超过4亿中国人铝摄入超标

2012年的一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显示:我国有超过四亿人存在铝超标的现象。可怕的是,很多人不知道铝超标带来的危害。

医学上,铝元素是一种蓄积性的神经毒素,进入人体后基本无法排出。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教授阮赞林指出,长期铝元素超标,在体内不同组织内堆积,会产生慢性毒性,损害到大脑及神经细胞,引发脑萎缩、痴呆等症状。因此,铝有着“智力杀手”的称号。

人体内的铝来源主要有四类:炊具溶出、药源性铝、食物性铝、环境铝。

炊具溶出主要指的是铝锅等锅具产生的,一般不要煮酸碱性大、高蛋白的食物,用来烧水、煲粥还是相对安全的。

环境铝一般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会有,药源性铝则来自于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中。可怕的是油条、粉条、膨化食品、茶叶等食物性的铝,其中的含铝量都容易超标。

二、“铝包子”、“毒油条”,吃多了会危害健康

在市场上,之所以会有“铝包子”、“毒油条”,主要与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含铝的泡打粉有关。

泡打粉,属于一种化学复合膨松剂,在明矾等食品添加剂中都有,可以起到发泡、蓬松的功效。由于含铝的泡打粉价格便宜,节省了发酵时间,因此制作出的包子、馒头蓬松效果很好,因此受到了很多商家的欢迎。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曾经发布了“禁铝令”,不允许馒头、包子、发糕等食物添加明矾。

但禁铝令却管不住一些不良商家,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含铝的泡打粉成本低,而且见效快,而无铝泡打粉的成本是含铝泡打粉的两倍左右。

《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指出,面粉、馒头、油条、面条、膨化食品等食物中的铝元素很容易超标,尤其是一些小作坊、路边摊的这些食物,更要提高警惕。

三、如何辨别“铝包子”、“毒油条”?

外面在售的包子、油条太多了,不但卖相好看,而且吃起来口感也比较松软,但一定要警惕买到“铝包子”“毒油条”等食物,那如何鉴别呢?

1、铝包子

看气孔:如果发现气孔细小均匀,颜色异常发白,吃起来蓬松,那可能就是加了含铝添加剂的包子。而相对干瘪、气孔不均匀、吃起来嚼劲儿大的可能是不含铝的包子;

尝味道:不含添加剂的包子,一般会有一种淡淡的面香味,而含添加剂的包子,则会有一种发糕、面包的味道;

捏松软:含铝添加剂的包子,相对更为松软好看,而不含添加剂的包子可能卖相会差点;

看颜色:添加了添加剂的包子,颜色会看起来格外的好看,个头也比较大。

2、毒油条

闻味道:趁着油条热的时候,将油条掰开,用鼻子大力闻一下,如果有刺鼻的碱面味道,那可能意味着油条明矾超标了;

看颜色:如果发现油条颜色油黄油黄的,黄得发白,很好看,很蓬松,也可能添加了明矾;

看形状:如果油条刚出锅时是胖嘟嘟的,拿回家吃时变扁了,韧性也比较大,那多数也是添加了明矾所致。

食品安全博士钟凯提醒,日常膳食想要避免摄入铝过多,一定要保证均衡的饮食习惯,少吃油条等油炸面制品。另外,尽量避免购买小摊小贩处的馒头、包子,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免铝元素摄入超标。

我国国民有超过4亿的人存在铝超标的现象,主要来源于食物、药物、环境、炊具等几个方面,不过食物性铝来源是重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平常尽量避免购买小商小贩处看起来卖相很好的包子、馒头,这种食物可能含有明矾,吃多了不利于身体健康,还要尽量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全面。

参考资料:

[1]《超过4亿中国人铝摄入超标,为什么我们还在用铝锅做饭?》.SME科技故事.2020-10-07

[2]《【震惊】六成北方人的铝摄入量超标!馒头面条还能放心吃吗?》.央视财经.2015-07-15

[3]《如果油条外形特别好看,有可能是“毒油条”!》.人民湖北.2019-11-1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系统门窗品牌

高端系统门窗品牌

高档隔音降噪门窗

系统节能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