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经一身戎装,
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祖国,
是保家卫国的好男儿!
当他们脱下军装,
告别军营和战友,
从军人变成生态环保卫士,
从保家卫国到守护碧水蓝天,
他们依旧在守卫家园!
八一建军节,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不怕苦累
敢闯敢拼的督察尖兵
王恒同志在工地督察扬尘治理工作
2013年,王恒同志从武警部队转业到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督察科工作。他充分发挥军人不怕苦累、冲锋在前的精神,一方面虚心学习环保业务,另一方面坚持跑企业、下工地,在一线执法工作中积累经验,查处了一批违法排污工业企业和扬尘工地;他刻苦钻研,与同事一起反复征求意见、多次研究修改,编制了《佛山市扬尘污染条例》;2016年以来,佛山持续开展中央、省、市级环保督察及整改工作,王恒同志所在科室作为牵头部门,任务异常繁重。
他谨记党员身份,保持军人本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带领科室人员加班加点,5+2,白+黑,圆满完成三级督察工作,2018年督察科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既具备军人的沉稳,又保持青年的活力,担任局团总支部书记,积极组织趣味运动会、读书分享会、手机摄影等文化活动,激励团员青年干事创业激情。作为优秀军转干部的代表之一,王恒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打硬仗守纪律的军转干部本色。
勇当“治气”先锋
展示军人本色
朱学军同志(右一)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大气治理工作
2013年12月,朱学军同志从部队转业到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原佛山市环境保护局),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跟进铝型材、餐饮油烟、家具等行业污染治理以及大气精准管控等方面工作,这些年不断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自打转业进入环保队伍后,他常感自己缺少环保工作的理论功底与积淀,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和实际工作有较大差距,但是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立着就是一棵松,深知只有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勇往直前敢想敢干的拼劲,不辞辛劳虚心好学的韧劲,发扬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拿下工作中的“纸老虎”。
下定决心,不失军人本色,从零起步,从一张白纸开始书写,几年下来,他从2014年集中实施全市电厂、陶瓷、铝材、玻璃、锅炉、VOCs、禁燃区等主要工业行业及区域污染治理到近年的诸多工业行业巩固提升整治,从单个行业治理到目前的区域精准防控,不断自我学习,吸取方法,总结经验,培养环保专业素养,目前已基本能够较为全面地熟悉了解全市工业行业的基本状况,以及污染治理情况,在履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为佛山大气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贡献出了自己的点滴光和热。
不忘初心
勇于担当
欧阳辉同志(右二)在冲台村走访扶贫户
欧阳辉同志,1991年12月入伍,2008年从佛山军分区营职岗位转业到佛山市环境保护局(现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工作,现任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三支队副支队长。
在17年的军旅生涯里,欧阳辉同志曾是驻香港部队的第一批人员,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进驻香港的全程庆祝仪式和进驻仪式。曾荣立三等功两次,优秀共产党员两次,优秀通信员五次。
转业到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后,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认真学习,不断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恪尽职守,努力履行作为环保执法人员的职责。
2019年年初,组织上选拔一名干部去郁南县通门镇冲台村扶贫点任第一书记,冲台村是郁南县、甚至是云浮市最偏远的山区,条件异常艰苦,从通门镇通往冲台村的一条小公路,坑坑洼洼,小车经常被刮底盘,并且小公路很窄,如果对面来车、拨车很困难。更危险的是,小公路多处旁边是万丈深坑,如果下大雨时,还有可能出现泥石流和塌方。每天进出这个村,面临着生死的考验。但欧阳辉同志不畏艰险,毅然挑起了去冲台村的重担,上任的两个多月里,不畏烈日酷暑,走访了全部的扶贫户、低保户和五保户,了解他们的困难,寻求脱贫致富的办法。参观了郁南县的很多养殖基地和种殖基地,为冲台村写下了三千多字的乡村振兴方案。
风里雨里
扎根环保基层逾十载
黄劲枫同志(中)带队深入实地巡查
2005年,黄劲枫同志从部队转业从事环保工作,现任禅城区环城局石湾镇分局副局长,13年来为石湾镇街道的环保发展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成绩斐然。坚守工作一线,不论是寒霜酷暑、风吹雨淋,只要工作需要,就带队深入实地巡查,切身了解辖区环境质量。在任期间禅城区年度环境考核排名靠前,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张孝军同志(右一)仔细检查环保监测设备数据
2007年,张孝军从部队转业到基层,现为禅城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祖庙分局一线执法人员。敬业奉献是他执着的追求,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工作者。转业10多年来,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岗位,在执法中秉持执法为民、文明执法的工作理念,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积极作为,对于违法排污行为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不留死角、不留情面、不留余地。并先后两次主动参与中央环保督查,通过参与跨省环保督查,不断精进执法业务能力,将学习到的先进执法手段应用到本职工作中,助推提高基层整体执法能力和执法效率。
廖东伟同志(右二)不畏酷暑,严格执法
1993年,廖东伟同志从一名武警战士退役到禅城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祖庙分局工作,二十多年来始终以负责认真的工作态度、坚定的法制观念和娴熟的业务技能恪尽职守,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在担任基层一线执法中队副中队长期间,积极迎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组织开展拉网式清查,精准打击环境污染黑点,始终保持高压势态,以最严厉的执法手段,对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姑息。并在2019年两会期间主动参与中央环保督查,在跨省环保督查中充分发挥基层一线执法会查、敢查的工作精神,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热血不灭,初心不忘为“绿水青山”奋斗不息
徐建强同志(左一)带队检查企业
徐建强同志,1991年入伍,2014年从武警佛山支队副参谋长的岗位上转业到佛山市南海区环境保护局工作,现任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丹灶执法大队大队长。
在24年的军旅生涯里,徐建强同志曾荣立一等功一次,获二级英雄模范、佛山市爱民模范、大运卫士等荣誉称号。来到新的岗位后,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怀揣一腔热血,主动学习业务知识,主动倾听群众诉求,主动到环境执法最前线,一心一意为群众解决环境难题,秉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为“绿水青山”奋斗不息。
近五年来,徐建强同志带领执法队伍共处理环境信访案件约5100宗,检查企业近6200家次,破获环境刑事案件7宗,为打赢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执法支撑。2018年,徐建强同志被评为了优秀军转干部。
一片赤诚之心勇当环保先锋
叶伊夫同志(左一)对企业排放的污水进行取样
叶伊夫同志曾是一名海军军官,南海舰队某舰艇政治教导员、党支部书记。多年的军旅生活培育了他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可贵品格。2011年,他转业来到佛山市顺德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后,被安排做了一名最平凡的样品化验员。对此他坚决服从组织分配,毫无怨言。他认为不管在任何岗位上,只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就能干出一番成绩来。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5年叶伊夫同志被安排负责环境现场监测工作。这项工作需要经常外勤,深入恶劣环境采集样品;需要经常加班,处理投诉或者环境应急事件。他仍然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每天加班到晚上7点才下班。在各级环境执法行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重大任务来临时,他总是率先参与到第一线。短短几年间,他的足迹已经遍布全顺德区十个镇街数十个工业区。每年他参与完成重点污染源监测超过400家,出具监测报告年均1000余份。
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赞许和同事的肯定。在2012年至2018年的7次年度考核中,他5次被评为优秀,多次获得嘉奖,2015年荣立三等功。
发挥军人精神书写环保篇章
连练湘同志(左一)在高明区大成路和荷城宜丰街整治现场
2017年12月,连练湘由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会边防检查站军人、党委成员,辗转来到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原佛山市高明区环境保护局),转身成为一名绿水青山的“追梦人”,铁面无私的执法者。他一直砥砺前行,履职尽责,在短时间内完成角色转变。
2018年,高明区政府下达大成路片区综合整治工作重任,他被通知抽调到整治办负责该片区的整治工作。面对改造项目现场环境恶劣、工作对象复杂、整治状况多变等多个难题,他不忘初心,暗自鼓劲,“军人因使命而存在”!在长达一年时间里,他天天跑工地“吸扬尘”,跑企业“磨嘴皮”...在他带领下的整治办团队,成功动员20个地块地主落实硬底化或覆盖;对18块地块实施了围蔽;6个停车场、3个车辆维修店、2个建材点和1个石材店顺利搬迁;发出涉嫌闲置用地调查通知书37份;拆除违章建筑物约800平方米,推动片区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区域价值逐步提升。
于平凡处耕耘
于细节处闪光
侯清平同志在取证拍照
从部队转业之后,侯清平同志于2008年2月成为一名环保工作者。从事环保工作十一年来,他时刻以一个军转干部、共产党员的身份牢记人民至上、法律至上的宗旨,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勤勤恳恳,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十一年来,侯清平同志先后在局内多个科室从事不同的业务工作,一直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在办公室,他认真处理好每一份文件,接好每一个电话,安排好每一次会务;在执法大队,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事执法工作;在环评科,他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2018-2019年,侯清平同志参加了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帮扶工作和佛山市第四轮生态环境督查工作,加班加点,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任务,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征途中,留下了一位军转干部的光辉印记。
“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他们只是佛山生态环境系统众多军队转业干部的缩影,他们改变的是工作的岗位,不变的是“以人民心为心”的初心,走过千山万水,归来仍是“军人”。向这群可爱的环保铁军致敬!
”
整理/佛山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