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少海汇:“三家一体”加码融合新市场 打造千亿级智慧家居产业集群2、青岛德才高科:打造一流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3、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噪音影响片区降噪工程逐步有序推进中
少海汇:“三家一体”加码融合新市场 打造千亿级智慧家居产业集群
大众网记者 蒋甜 青岛报道
“少海汇不是一个公司,也不是一个集团,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我们称之为产业生态平台,目前少海汇的业务线主要围绕智慧家居和新材料领域拓展,在家居产业链上把握科技创新的主导权,搭建起产业互联网平台,牵头成立国家级智慧家居制造产业集群,赋予家电、家居、家装“三家融合”更多的创造性活力。”少海汇创始合伙人廉景进在接受采访时说。正是凭借产业生态平台定位,少海汇在创业8年时间内攻城略地,深耕物联网、人工智能、装配式等技术在智慧住居领域的应用,推进镁铝合金、碳陶瓷等低碳新材料的轻量化替代应用,以青岛为中心,在全国布局17家产业园,截至2023年底,核心年产值209亿元。
关于行业:
搭建全球资源平台 布局全国17 家产业集聚区
谈到少海汇的诞生,要从2014年讲起,在海尔集团推进小微战略背景下,海尔家居小微化,后更名为海骊。2015年3月,少海汇智能家居产业园根植上合示范区,在胶州奠基。2016年7月1日,海尔家居、博洛尼等联合发起少海汇,少海汇智能家居产业园正式启用。
少海汇创始合伙人廉景进告诉记者,少海汇初期创业秉着一股闯劲儿打开全新局面,如今的创业已进入新阶段,面对挑战要坚定探索创新,通过借力,顺势而为坚持坚定地走下去。
在创业方向上,廉景进告诉记者,创业以来少海汇布局全国17 家产业集聚区、66 家成员企业、2100 余家智能家居零售终端。“我们在数智转型领域,乘上数字经济“东风”,搭建智能家居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通消费端、产业端、设计端、供应链等全流程,实现个性化定制、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和数字化管理。探索拓展智慧住居、新材料领域。”
根植于上合示范区,少海汇搭建开放的全球资源平台,为成员企业提供创业孵化、产业融合、供应链共享等服务。记者采访了解到,少海汇成员企业参与制定24 项行业标准,拥有1100 余项核心专利,平台创新模式荣获《哈佛商业评论》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
截至目前,少海汇凭借“创业孵化”与“创新赋能”的双轮驱动力,孵化和培育出2家独角兽及隐形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19家规上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专精特新企业等,建立起装配式产业、卫浴产业、全屋整装产业、装饰装修产业、高新技术材料、门窗幕墙等产业,构建起特色鲜明、服务平台完备的智慧家居产业集群。
关于平台:
打造价值共享产业生态平台
“家居行业细分领域非常多,一家企业不可能做到全覆盖。”基于现状及未来行业趋势来看,装修行业产业链长,涉及的上下游企业众多,未来家居行业的“独角兽”一定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由很多家相关公司组成的产业生态平台。
“少海汇不是一个大的集团,而是一个紧密价值共享的产业生态平台,成员企业由股权联结、紧密协作,更像是一个中小企业的联合体,所以对市场的感知更加敏锐,更加了解当前民营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突破方向。”少海汇创始合伙人廉景进告诉记者,少海汇进一步放大平台优势,推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向贯通,链接更多上下游企业资源,来实现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最大化的交融互动,通过共享渠道资源降低采购成本,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订单,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与此同时,依托胶州市发展智慧家居产业的优势条件,少海汇公共服务平台的生态示范效应进一步放大,与家具、家电、家装企业不断融合,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关于未来:
勇立潮头 引领家居行业发展
“我们在多个城市布局研发制造基地,未来我们将打造更加成熟的智慧家居产业生态平台。”
采访中了解到,2024 年,少海汇进一步聚焦“立产业引领、立渠道战略、立新路”,加快三大转型的步伐,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零售转型、科技转型为支撑,加速拓展新赛道,提升产业业务新势能,实现全面突破。
未来,少海汇以“让生活更智能更美好”为使命,致力于创建中国最大的智慧家居产业生态平台,持续探索智慧住居、新材料领域,将科技转化为自身发展驱动力,通过颠覆性、独特性的创新转型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方向,在引领行业前行的同时,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青岛德才高科:打造一流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绿色建筑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落户胶州市李哥庄镇的青岛德才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抢抓机遇,通过引进世界一流生产设备,建设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样板工厂,进一步增强公司行业头部企业优势,打造国内一流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企业。
在德才高科的产品展厅,研发人员给记者演示了天枢90系列窗隔音隔热测试,通过显示屏跳动的数字,可以看到窗内外分贝和温度的差距较大。
青岛德才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姜朋飞介绍:“这款窗就是刚才在实验平台上,看到的窗的一个断面结构,首先隔音是通过配置三玻的一个玻璃,来进行有效地降噪,再一个就是通过多腔体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阻断了室内外的噪音,还有一个就是密封系统,通过等压胶条,有效阻断了声音传递。隔音效果国标是三级,咱这个通过实验可以做到五级。”
除了隔音降噪外,这款窗还具有抗风雨,保温等性能,达到国家近零能耗标准要求。这样一款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在德才高科建设的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样板工厂内,记者看到企业设计研发的国内首条从上料、加工、组装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在加速运转。这条生产线由机器人自动上料,CNC锯切中心配合五工位机器人智能加工中心,集型材齐套库、自动凝胶库、自动四角组等完整的智能制造设备,真正实现生产过程中材料不落地。
青岛德才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执行厂长贾少军说:“采用全过程数字信息化管理技术,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订单及客户管理、物流、售后服务均采用ERP结合MES软件系统管理实现上下游供应链整合,实现了全过程智能信息化可视化控制。智能制造生产线全部投入使用后,能够节约工人用工50%左右,产能达到普通生产线的2倍以上。加工质量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作为山东省首家国内A股主板上市的建筑业企业全资子公司,德才高科聚焦绿色建造,积极布局智能系统门窗新赛道,进行系统门窗、单元体幕墙、铝合金门窗、阳光房、节能环保新型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以绿色环保的低能耗门窗产品弥补建筑节能漏洞。同时,德才高科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成立了国家新材料研发中心和国家幕墙门窗质量检测中心(青岛基地),并主编、参编了多项国家级标准。德才高科现已成为华东区域一流规模的建筑门窗幕墙、加工综合产业中心。
德才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叶得森表示:“未来,德才高科将依托系统门窗的产品和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承接存量房精装修ToC端消费领域门窗业务,继续扩大业务版图。同时借助国家级幕墙门窗检测中心和研发中心的平台优势,对建筑门窗进行全性能检测,积极开展门窗幕墙及建筑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实现双碳目标,做出德才高科的贡献。”
记者 樊昊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噪音影响片区降噪工程逐步有序推进中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曹森 张艺馨 青岛报道
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开航投运,首次迎来机场的胶州人民欢欣鼓舞,机场内外一片锣鼓喧天的喜庆氛围。
与此同时,在胶州市胶东街道,另一项与机场相关的“民心工程”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记者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噪音影响片区降噪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工程施工正在逐步有序推进中,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为纳入本次隔音降噪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居民更换隔音降噪窗户。
安装玻璃、打密封胶、装通风器……在胶东街道新天地小区住户家,多名工人正在按部就班地施工,先将住户原有窗户拆除,再安装上新型隔音窗户。据悉,新型隔音窗户可饱含“黑科技”,有“四玻两腔”的设计,有使用吸声材料的通风器……
据中铁十局青岛胶东机场降噪工程承建方项目经理王伟介绍,目前,降噪工程施工已全面铺开,并在各施工小区均建成多个样板间。入户施工都是当天施工,当天完工,同时做好一切安全保护措施,对居民室内的家具、家电等生活设施均做了相应保护,确保施工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同新天地小区一样,胶东街道其余6个纳入本次隔音降噪工程施工范围的小区同步开展隔音降噪工程。“胶东街道办事处成立新机场噪音影响片区降噪工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7个驻居民小区工作专班,各工作专班均现场办公,切实保证施工正常有序进行。”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环保办负责人刘轲才说。
据了解,此次纳入隔音降噪工程施工范围的小区均是经国家生态环境部前期对机场周边噪音分贝模拟测评数据所制定,对居民小区在75—80分贝噪音等声值线范围内的全部住宅建筑及在70—75分贝噪音等声值线范围内学校、医院、幼儿园等特殊敏感点实施隔声降噪工程。
“在对机场噪音影响范围进行划定的同时,我们同步对工程立项,设计相应解决方案,并反复设计实验,不断优化方案,从最初的‘三玻一腔’‘三玻两腔’‘四玻两腔’,到最终的‘四玻两腔加胶’方案,在两层玻璃之间加1.1毫米的胶,与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工艺相似,既能达到隔音降噪功能,还能满足节能保温的需要。”刘轲才介绍道,由于国内可借鉴经验少,这已是目前最先进的设计方案。并且,本次施工涉及胶东街道2355户居民,这么大范围的降噪工程也属国内首例。
设计方案给出了最优解,相应施工材料也均采用国内一线品牌。据华设设计集团青岛胶东机场降噪工程项目经理陈远介绍,结合胶东机场的环评要求,隔音降噪门窗所用的铝合金、五金件、玻璃等材料,全部采用国内一线品牌,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能够降低室内噪音,达到室内噪音的相关标准。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才刚刚开航投运,前期的机场噪音等声值线为理论值,可能与实际噪音影响存在偏差。胶东街道已于机场转场当天,第一时间会同青岛国际机场集团、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胶州分局等部门单位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机场周边噪音分贝进行密集实际测量,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评估论证。若本次隔音降噪工程实施范围以外住宅建筑的实际噪音影响达到或超出75分贝,将组织实施二期隔音降噪工程。
接受新鲜事物,就是一个开始。胶东国际机场的到来,胶州开启了“空港”新时代,同时也为胶州人民带来了新的出行方式和新生活。在享受便利出行、崭新环境的同时,何不耐下心来,再等一等这一惠民利民工程。
“胶东街道将动员全部力量,拿出最大诚意,启用最高标准,倾力推动工程施工,全力将隔音降噪工程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的声环境质量。”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人大主任张坤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