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7年
秦将张若在常德修城
常德城文化源远流长
是江南“文物之邦”
“人文渊薮”的历史名城
城壕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镌刻在每个老常德人的记忆里
经历百年沧桑
今日华丽绽放
这是常德历史上第一张航拍照片(估计在70年代拍摄),清晰看到人民路主街道在今天梅尼广场转弯至常蒿路。
今天的常德城
100多年前,
常德是 烟波浩瀚沅水第一码头 ,
武陵盛邦,
文胜商繁 。
常德是一个历史悠远的老城,
城壕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镌刻在每个老常德人的记忆里。
据相关史料记载,城壕湾地块始建于元代。
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城濠起西门,历北门至东门。水汇七里涧。其南皆临江。 城临水立,水绕城清;城外莲叶田田,渔舟唱晚;水畔城墙雄峙,屋舍俨然。
这时的城壕湾,酒肆、茶楼、灯班子、南货铺、棺材铺、纸钱铺应有尽有。
入夜,灯火熠熠。岸上茶楼酒肆笙歌不息,河里木船随波浪荡漾,颇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
文学家沈从文在《常德的船》一文中记有:“河堤另一面多平田泽地,产鱼虾、莲藕,因此鱼栈莲子栈延长了长街数里。多清真教门,因此牛肉也特别肥鲜。”
城壕湾因商品交易一度繁荣起来。有钱的商铺老板与当地原住民自发筹钱在城河街修了三座土地庙,街头叫三合祠,街中称新龙祠,街尾是永新祠,四季香火不断。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城河街居民举行庙会,庆祝土地菩萨的生日,祈求土地保一方平安。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常德河街的窨子屋群
1943年12月被 称为 “ 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的 常德会战使这座城市摧毁为一片废墟。
常德会战中以城墙进行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残酷。
战后常德城残垣断壁
1943年12月,经过20多天的交战,常德城失而复得,城壕湾作为牵制日本侵略军的战场之一,只剩下破碎的城砖在诉说着当时战斗的惨烈。
由此,当年繁盛一时的常德城东,自此衰落。
城壕湾改造前的老城旧巷
城壕湾列入重点棚改项目,
2017年动工建设,今日华丽绽放。
天下德行,古韵弦情,
城壕湾老城小巷花又春,
城壕湾在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映衬下,
带着老常德一抹乡愁而来。
2018.7.7免费百桌宴 摄影张曙
历经百年的锐变只为如今完美绽放,
从商贾如云的老常德繁华重地,
到历经战火纷飞的抗日头阵,
再到如今蓬勃发展的核心地段,
城壕湾的每一块城砖都记录了每一个重大时刻,
他们沉默而隐忍的经历了百年风雨,
从繁荣到百度俱兴。
2018.7.7免费百桌宴 摄影张曙
如今城壕湾,
经历百年沧桑,
今天迎来了华丽绽放。
城壕湾坐拥人民路与建设路享核心商圈人潮旺地。
位于方家巷社区范围内,南接人民路,北通建设路。
总占地面积7377.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793.76平方米。
街区以明清时代建筑风格为载体,打造一条开放使用的纯中式餐饮街区。
擎祖流水再现“老常德”
湘楚文化,源远流长。
从离骚悲壮醇朴的土家族文化,
老常德用广褒的胸怀融合了
汉、回、土、苗四大民族独有的文化,
再将他们通过建筑逐一的体现出来。
城壕湾从传统的窨子屋,飞檐,青砖白墙中汲取设计的灵感, 再现百年前老常德的建筑风情及城墙文化。
年初,两会代表、委员实地参观考察城壕湾
城壕湾50米长的古城墙,是在原址恢复建造,城墙上的每一块青砖都见证着城壕湾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常德古城墙始建于元代,在明代用青砖加固。
现在这里的每一块城砖都似乎诉说着当年,
他们迫切的想要回到当年那商贾如云,游人如织的画面。
修复一段3米高的清代四方城墙,墙上有两层四角阁楼,沿街两侧全是1至3层的低矮老式建筑,融合了徽派和巴蜀文化,采用穿斗式结构,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形成一条带有湘西风味的民居。
城壕湾展现清末民初古街风貌,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古城墙、古树及抗战碉堡,新修了200多平方米的抗战碉堡广场。
如今省级文物“城壕湾碉堡”静静的屹立在城壕湾美食文化街一角,游人们似乎可以感受到烽火硝烟弥漫的往昔岁月。
人们行走在古街道上,麻石路、封火墙、仿古木门窗、牌坊等景观,部分小道采用立瓦平铺,增设清代风味的庭院景观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小品,并移植有一定年代的石榴树、柿子树,让人们感受到古街散发的文气与韵味.
城壕湾美食一条街,街内以米粉、钵子菜、豆皮等常德本土美食为主,汇聚各地餐饮美食和特色小吃,将美食和文化融为一体。
常德是江南“文物之邦”和“人文渊薮”的历史名城, 文渊阁标志常德城文化源远流长。
东门曾有一家清真玉带楼餐馆十分有名,如今,城壕湾美食文化街以尊崇历史的营造理念,再续玉带楼商脉。
城壕湾美食文化街玉带楼前对联:
一湾美食色香味,四海嘉宾归去来。
城壕湾美食文化街,常德舌尖上的文旅新地标。
城壕湾美食文化街以传统建筑美学
传承着一碗人间烟火
为丰富常德城市历史底蕴争光添彩
无疑将成为常德的文旅新地标
欢迎到城壕湾
穿越历史风云
纵观城市变迁
品味天下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