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发展的“黄金十年”,你知道吗?-公司十年发展目标

1998-2008年,出乎意料的是,入世之后,因关税降低,减少保护,市场趋于充分竞争,价格开始接近实际需求,反而促进了销量的迅速提升,尤其是十万元家轿概念被接受,中国家轿的市场需求如开闸的春潮般涌来。

2010年1月11日,按照惯例,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上一年度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的日子。

没有人会对这一天的天气有特殊的印象。北京的一月照例寒冷,不少跑汽协的记者此时也还没有自己的私家车辆,公交、打的是他们的主要出行方式,在寒风里辗转四九城跑到位于西城区三里河的协会办公楼,不无辛苦。而这份辛苦,只为拿到一份经过确认的、上一年度的汽车产销数据。

不过,那些参加过此次发布会的记者,无疑会把这一年的数据深深地储存在记忆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当天发布,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这使中国一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

一位当年的跑口记者回忆,时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董扬,当时一改往日的严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些兴奋地断言,“我国汽车工业在今后仍将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之后的发展证明董扬的判断并非妄语。何况,在2009年之前的十年,是谁也没想到,或者是不敢想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高速发展的十年。在这样的前提下,预测后续市场继续走高,并不稀奇。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过往。千禧年开始,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开始进入增长期。

2000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产销均超过20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13%;2002年,产销均在325万辆左右,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38%,之后也被称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井喷元年”;2003年继续保持35%左右的超高速增长;2008年,尽管增幅明显收窄,但产销逼近千万大关;随后便是2009年产销暴增;此后,2010年,更是迎来了产销均超1800万辆,同比增幅均达到32%。如此井喷式的增长,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被称为“黄金十年”。

而尽管此后时有起伏,但总体上,中国汽车的产销数字,已成为全球的产销风向标。

历史有时就是这么爱跟人开个小玩笑:全球汽车工业大步跨越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汽车工业缘于种种原因,一时脱节;而自70年代后期及至80年代,中国汽车人期待实现造车梦想,开始到处寻求发展路径的时候,等来的又是不断的内外磨难;90年代,唤醒了家庭轿车梦,市场却在面临入关时,备感忧虑。但是进入了21世纪,中国汽车市场的历史被改写了。

这一笔改写,让人不无意外;这一笔改写,其实也是必然;这一笔改写,当然,也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思考。

“黄金十年”的成因

所有的历史现象从不孤立成行,没有足够的成因,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黄金十年”的出现也一样。

20世纪90年代末,正逢改革开放二十年,消费正从保证基本生存慢慢向改变生活质量的方向转变。宏观经济总体向好,居民可消费支出增加,客观地说,这一切为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可能。

而与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大城市也在高速发展,两者作用叠加,所带来的消费人口红利惊人,正好构成了消费刚需的重要基础。

人口众多,人均汽车保有量很少,带动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刚需潜力,而这股巨大的购买潜力,陆续变成拉动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动力。汽车工业随之提振,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说起来,就人口众多这个概念,还需稍做说明。当时所谓人口众多,并不包括三四线地区的消费者,汽车刚需基数,即目标人群依旧是城镇居民。而恰恰在2009年之前的近二十年间,伴随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出现了大幅增长。据兴业银行统计,1991—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新增2.94亿。

所以说,在城镇化的催生下,新增城镇人口与一、二线城市居民一起成为带动车市大幅增长的重要内在动力。城镇化哪儿来的这么一股魔力,能够形成汽车市场产销上扬的重要推动力?

有一个关于城镇化的解释,准确说明了上述变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因而解读城镇化,一方面可以看到,其结果是城镇人口大幅增加;而另一方面,则是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在城镇新增人口身上。事实上,这一变化更反映在广大的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身上,而且来得更早、更集中,早已形成一股潮流。比如消费者对商品房需求的大幅攀升,以及住房条件发生的变化,导致出行半径加大,带来了出行效率提升的内在需求。交通不仅不再靠走靠骑行,也不再简单依靠公交出行,自由移动、快速移动、加大出行半径移动,成为这一阶段的必然需求。商品房需求引发的汽车市场需求提升这一连锁效应,成为汽车市场黄金十年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房地产带活了汽车消费,汽车消费反过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两者互相作用所演绎出来的故事,也成为这一时期市场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2000年前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清晰的商品化趋势。即便并没有被纳入消费品保护范畴,但是,对于当时的消费者而言,渐渐增加的收入,逐步改变的消费信贷观,初步形成的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推动了购房热潮。不少期待住有所居的年轻人、期待改善住房条件的城里人,贷款几十万元,去郊区买套更现代化、居住面积更大的商品房,渐成潮流。

不过,买了房,住得远了,出行成为最棘手的问题。仅以北京为例,最早兴建的房子都在哪儿呢?回龙观、天通苑,以至后来的亦庄、望京,在当年看来,这都是郊区的郊区,对于生活半径几公里就已经算是很远的城里人而言,十几公里甚至二三十公里的出行半径,显然超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承受度。但是,对比自己当前的住房压力,再远,买房也成为必须。咬咬牙,先买房,再解决交通出行问题。一时间,房与车的组合,成了一对解不开的矛盾。既对立,又互助。

对于敏感的媒体而言,最早嗅到了车市春天的味道。2000年之前,每家与市场有关的媒体都有家电周刊;而今,买楼还要买车?好,有汽车+楼市周刊。这一点,从当年诸多媒体的版面结构上可见一斑,汽车+楼市成为不少媒体版面的必然组合。千禧年后,诸多媒体的版面组合中,《汽车楼市周刊》势如春笋,遍地生芽。

楼市的发展引发了媒体的关注,而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渐渐激发了消费的潜在活力。

尽管买什么车,怎么买,对于刚刚有了买车念头的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还是一道难题。但是,要买车,已经不是一个问题。

车市就在这样一个契机之下,发展得红红火火。车市“黄金十年”,就在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助推下,迅猛向前。闸门一旦打开,奔涌大潮必将势不可挡。

老三样火了,即便当时出手买一辆老三样当中的任何一款车型,投入也得二十万元左右,相当于1/4甚至1/3套房款;夏利、QQ火了,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老三样,买辆夏利、QQ以至那个当时人称“汽车疯子”的李书福造的吉利优利欧,都没关系,最关键的是要有一辆车。

其实,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利于家庭出行、价格亲民的车型,成为当时购车的重要考量。从这一阶段开始,汽车市场悄悄发生着变迁,车型多了,车的价格也在这些新增的自主品牌的影响、倒逼下,不再居高不下,包括老三样在内,包括以后逐渐推出的合资品牌车型,都在竞争与发展大方向上,向平民化开始靠拢。

汽车就这样以史无前例的发展速度,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消费者的家庭。

2009年的历史契机

“黄金十年”中,2009年无疑是一个被特别眷顾的年份。汽车产销总数能够在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并非偶然。没有被国际经济衰退大潮裹挟,而保持稳定发展,是内在保证之一。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的是经济衰退。但对中国而言,由于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障经济稳定发展,因而,从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总体情况看,宏观经济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除了以上宏观利好外,从微观方面看,2009年初,中国出台和实施的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不仅起到了刺激国内汽车市场快速复苏的作用,同时更推动汽车市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油价下调、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因素,直接刺激了汽车消费的增长。应该说,正是一系列有利于汽车市场发展的政策的推动,不仅提高了消费者购买力,使得消费群体扩大,而且对提升消费信心,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举例来看,在所有出台的政策中,1.6L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最大。2009年,该类车型销售量为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增长贡献度为70%。

当时,《中国消费者报》曾对此做出分析,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汽车产销增长曲线被陡然拉高,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更是以80%的高曲率收尾,反映出正是宏观微观利好叠加,才导致了如此高速度增长的发生。

除了以上政策因素,市场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对汽车市场依然产生着关键影响。

对于2009年,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及房地产市场。因为在这一年,房地产市场房价高企引发的购房潮,从侧面对汽车的销售进一步带来了强力的推动作用。

通货膨胀预期增强,使房产成为理想的抗通胀产品。金融危机后,为了振兴中国经济,国务院出台四万亿振兴计划,使2009年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高达24%,公众对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增强。

此时,房地产不再是十年前那个为了单纯改善居住的商品房了,不少人发现了房产可住、可投资的灵活性,于是将存款转化为房产,以求保值增值。2009年,房产受到了公众的狂热追捧,到处都是看房的人。不仅城市居住带,甚至就连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区域,其房地产业也异常火爆。南到三亚,北到渤海湾,不少地方新增海景房,一时出现抢房“热潮”。房价高速上涨所带来的投机空间,无疑进一步推动了房价上涨。而在房价上涨过程中,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增加,导致他们对当下汽车价格的敏感度进一步下调,也成为购车热情上涨的推动力之一。

房地产市场火爆,车市火爆,带动中国汽车产销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原因不一而足。包括消费环境发生的变化、消费选择出现的变迁、消费偏好的逐渐形成以及消费升级的内在推动,等等,都成为推动购车热情上涨的成因。

身边买车的人越来越多,给更多的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期待:别人家有车了,我们家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要不要买辆车?我们甚至不能说这是一种攀比。

寒风凛冽,当别人的孩子坐在车厢里,在温暖的空调中,行进在车流中时,可以放松地吃着早餐,甚至可以补个回笼,此时,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车站里等一辆人满为患的公交车吗?苦夏,当朋友带着家人开车远游避暑,你有没有这样的冲动,带自己的双亲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还有就是此前我们提到的,并没有被关注到的三四线地区的消费市场,尤其是农村地区,也在汽车下乡等政策的推动下,渐成规模。买辆车,又能娶媳妇接丈母娘,又能用于日后的农业生产,这给不少农村消费者带来了新期待。就是这样一个个小愿望、小目标的刺激,成全了2009年的车市,将“黄金十年”的增长,带入了新的高度。

对“黄金十年”的反思

2012年1月12日,中汽协公布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显示,虽然总量仍是略有增长,但增速为此前13年来的最低水平。2011年,全国汽车产量为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4%;全国汽车销量为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45%。乘用车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产销增幅也不过4%~5%。对比2010年产销量双双暴增32%以上的数字,2011年的车市,宛若酷暑进入严冬。是什么原因让车市出现如此对比强烈的兴衰更替?

应该看到,在一定程度上,政策主导为主而市场调节不足,这是“黄金十年”后期发展的重要特征。更关键的是,有些政策自身是不是足够成熟,办好事最终收获的是不是一个完美的结果,值得思考。

时逢利好,抓住机会就能成为赢家。当年,对于车市增长带来强有力推动的是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应该说,一系列有利于汽车市场发展政策的推动,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使得消费群体得以扩大,而且对提升消费信心,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当兴奋的心情平复下来,再做冷静的观察,或许人们会得出一些更加理性的结论。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十年前的购置税减半政策,可以看到,对于2008年底实施的购置税优惠政策(以至于数年之后再次实施的购置税优惠政策)一直都不乏微词。有人认为,红火了一时,遗患于后市,这当然不会是政策制定者所乐见的,但也一定是没有预见的。因而,如何在政策优惠期截止前后,做到市场平稳有序过渡,避免寅吃卯粮,过度透支后续市场,确实需要给予更多的理性思考,寻求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除了政策因素之外,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样需要找到解决的突破点。

1935年,我国著名学者胡焕庸提出了“胡焕庸线”这一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清晰地分割了东南/西北两部分人口分布密度与经济发展状况。但是,即便是在车市“黄金十年”之内的2009年,胡焕庸线两侧所反映出的东西地区差异依然明显。

以2009年下半年为例,东部地区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活跃度高,消费能力较强,因而对全年市场拉动效应明显,西部地区则明显偏弱。当年,东部省份出现高达77%的增长幅度,最后被西部拉平至50%以下,东西差异可见一斑。

更让人忧心,或者说更无解的,是东部过快发展带来的管理难题。车多了,路堵了,怎么办?一个字:限。部分城市纷纷出台限制措施,人为干预车市过快增长。在部分城市,车市的缰绳,被这种简单直接的管理措施一把拽住,有限放开。

2010年12月23日下午,北京市政府、市交通委等相关部门公布了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新举措,确定2011年度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24万个(平均每月2万个)。从2010年12月24日起,北京市将开始对购买小客车实行限制;同时,北京也率先采取了购车指标通过摇号方式无偿分配的方案。

没有任何数据能说明,2011年汽车整体产销数量锐减与这样的限购措施有关。但是,同样也没有绝对的理由说明拥堵的全部成因,都应该归结到交通工具身上,这一点谁都明白。

举例来看,在高楼大厦林立的CBD之中,再立起一座座摩天大厦的时候,又有什么措施,什么人,为摩天大厦未来一定带来的区域拥堵加剧去买单或付出成本?有没有人从最初就应该为肯定出现的后果承担责任?

再比如,当我们所有的商品房都建设在郊区以至远郊的时候,每天早晚潮汐式的车流一定是城市必有的现象。有没有专业人士,在最初就考虑到半小时工作生活生态圈的问题呢?

只可惜,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上,车尤其是私家车,成了所有矛盾集中的焦点,成了最终解决问题的核心方案。

当前,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贡献度已经达到58.8%,而汽车整车以及关联的上下游消费,在消费整体贡献度当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我们需要汽车市场发展的时候,如何做到平稳有序,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让我们的社会运行更加和谐,让汽车市场也能有序发展,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与美好生活密切相关的品质消费,这值得所有人认真地思考。

#世界车中国造#

大通G50价格

G90

大通大家7

G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