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战“疫” 无怨无悔
王炜:*战“疫” 无怨无悔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王老师,昨晚准备回国的留学生,有一个因为体温异常没能走成,现在滞留在机场,咱们武汉校区能安排车接回来吗?”2月2日清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王炜。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王炜有些懵了,他清楚记得,昨天晚上10点多,他和几个同事送别留学生的场景。因为当时时间紧急来不及准备,自己把家里的面包和苹果拿来分给那5个留学生,动身前,每个学生的体温和状态都是正常的。
“那个同学现在怎么样?机场条件有限,晚上他怎么度过的呀?”想到这些,王炜睡意全无,立即起身向校区防控工作组负责人汇报。很快,围绕滞留机场留学生的救援行动展开了,不到九点,所有手续都办理齐全,只剩一个问题――谁去接回来?要知道,此时机场人员复杂,感染风险高,校区所用车辆防护条件又有限,这可是要和发热滞留人员近距离接触啊!“还是我去!”王炜自告奋勇地提出由自己来承担接留学生的任务。
这是新冠肺炎高发时发生在武汉校区的一幕。王炜老师,武汉校区管理委员会安全与后勤保障部教室管理中心科员,作为武汉校区防疫工作小组骨干成员,他已经连续工作了10天。
元月22日,新冠肺炎刚刚爆发,校区领导在留校老师中招募志愿者成立工作小组,他临危受命,担任小组负责人。第一时间成立工作小组,落实上级指挥部指令,带领小组成员挨家挨户摸清人员信息,组织留校师生测量体温,在校领导的带领下筹集防护物资,组织保障后勤服务,对校区进行半封闭管理,所有这些后来证明都是对校区防控工作十分有效的措施。
随着疫情的发展,学校加强了对校区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王炜开始担任武汉校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几乎所有高危地带的工作,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独自开车去重疫区武昌中南路,取回校友捐赠的20000多个口罩,本可以多一个人去多一个帮手,但他说多一个人去就多一份风险。需要开车送留学生去湖北工业大学辗转回国,本可以让司机去,但他担心司机与学生沟通问题,果断自己前往。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医院是大家都避之不及的地方,但为了给留校老师们买到急需的药品,他没有丝毫犹豫。每周几次去超市采购生活物资,他都尽量找到大家的个性所需,能自己去的,不让别人去,真正做到“风险一人担,安稳一校人。”
武汉校区地处武汉市蔡甸区城郊接合部,毗邻6个村庄,离中心城区近8公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没有物资准备的家庭滞留在了校区,这其中有未满月的婴儿和产妇,有即将要分娩的孕妇,还有十几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疫情形势险峻,在大家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实行封闭管理,工作组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王炜和工作组的同志们事无巨细、不分昼夜,为大家提供周到细致的保障服务,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稳定大家的思想情绪。
为减少外来人员出入带来的风险,校区大量减少了劳务派遣人员用工,但公共秩序维护和后勤服务必须保证。热水、网络、电力、公共卫生、物资供应、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都落在王炜和工作小组成员肩上。冰雪寒天,公寓没有热水,他带着水电工顶着风雪上楼顶,抢修管道,保证供水;校区偏远,为保障师生们的生活物资供给,他多方联系,积极奔走,建立团购渠道;针对留学生的饮食习惯和特殊需求,他主动沟通,单独外出为留学生购买生活所需;校区有老师即将临盆,他开车送孕妇去医院产检,为他们办理车辆通行证;大晚上,有老师电脑坏了,为保证教学,他主动充当修理工;校区实现封闭管理,公寓服务台值班人员无法正常上班,他就全权接管原本不属于他的工作……不分份内份外,无论白天黑夜,哪里工作最困难,他就在哪里,哪里最需要帮助,他就在哪里。留校师生们已经习惯――“有问题,找王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帮你负重前行”。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武汉校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校长冯征的亲自指挥下,取得了令校区师生满意的成绩:校区于1月23日率先成立防控工作组,统筹协调防控工作;于当日购置体温枪,分发体温计,率先对校区全体人员进行身体状况监控;于1月28日开始,率先对校区进行封闭管理;于1月29日开始,率先组织集中物资采购。所有这些努力,保证了武汉校区成为无疫情小区,保证了留校师生及家属的平安健康。这其中,正是有像王炜一样负重前行的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当初的入党誓词。
大疫面前,妻儿在家,他几乎无暇顾及,每天早出晚归。每每谈及家人,他心有愧疚,但他明白当前校区所面临的的艰巨任务是什么――留校师生100多口人的生命安全需要有人去守护。正如他所说:“虽无暇照顾家庭,也面临一次次生死考验,但我无怨无悔。”
来源|长江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