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一所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格局

神州学人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一所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格局

神州学人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一所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格局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MBA中国网讯】

《神州学人》2019年第12期封面报道国家大事和国际格局

朱国亮

神州学人副总编辑

外语事关国家利益,是我国著名外语教育家许国璋教授特别强调的。但“外语是国家大事”的观点,则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现任党委书记姜锋三年前在《神州学人》杂志上明确提出的。今年夏天,当我们前往上外探究其“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新时代办学理念的时候,把外语当作国家大事的姜锋还有更多上外人,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上外的国际格局。

何谓国家大事,顾名思义就是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上外提出“外语是国家大事”,正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稳步推进实施的时机。在“一带一路”这样一件国家大事面前,作为外语类院校的上外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考,有了新的定位,有了新的目标,自觉地把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更加精准地聚焦于为国家大事有新的作为。

何谓国际格局,这里指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际力量对比态势和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是特指上外人面对新时代在办学理念上包括但不限于国际视野的全方位国际化格局。在强调进一步加快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今天,上外人同样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新的定位和新的目标,自觉在把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扩展于融通世界和参与全球治理。

国家大事的站位体现出上外的“红色基因”。上外与新中国同龄,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上外在70年的风雨历程中,始终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大局,走在中国特色的办学之路上。

国际格局的视野彰显出上外的“国际化特色”。上外将国际化视为核心发展战略,从树立全球意识、丰富全球化内涵、拓展中国学生国际视野与培养国际学生中国视角同步推进、外国语言文学与汉语国际教育并重的国际化路径,到“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再到多语种多国别协同研究的科研方向,都看出其国际格局的与众不同。

我们再把上外的国家大事站位和国际格局视野合起来看,“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和“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的办学使命,清晰可见。在上外的校训、理念和使命中,我们看到了其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胸怀。

让我们更加感到欣喜的是,作为具有“红色基因”和“国际化特色”的大学,与共和国同龄的上外在进入新时代以来,迎来了曾在国外留学和工作的书记和校长。在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国际化”过程中,在从“国际化”到“化国际”的探索中,以姜锋书记和李岩松校长为代表的上外人,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上外站位高远、融通中外的大格局。

上外的国际化格局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以来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先后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双一流”建设的启动更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崭新一页。

当越来越多的大学将目光转向“世界一流”,“国际化”自然成为注视的焦点。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不断探寻的中国高校,正逐步摸索出一条走向世界之路,向世界讲述中国,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能量。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上外”)正是这条道路上引人注目的探索者。自建校以来,上外始终将国际化办学视为核心发展战略,70年来不仅为国家培养了数十万国际化青年人才,其在国际化发展之路上的经验和成就也值得研究和借鉴。“世界一流”“国际化”“中国特色”……上外将这些特质有效地融为一体,展示了一所中国大学应有的“国际化格局”。

红色基因与国际化特色

“一所与新中国同龄的高校”,如果你听到一个上外人如此表述自我身份,也许会注意到他或她嘴角自然上扬的弧度。实际上,回顾上外的历史,你会发现这一“同龄”并不止于幸运或巧合,也会发现来自上外人心底的那份自豪,其实渊源深远。

1949年12月,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属上海俄文学校(上外前身)成立。开学典礼上,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勉励学子,“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用这种语言工具去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服务我们中国的革命建设……”可以说,从诞生之始,红色基因就扎根于上外的文脉之中,而“胸怀天下”则成为她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色。

上外首任校长姜椿芳(右三)与外籍教师交谈

筹建初期,学校创始人姜椿芳就邀请了柯索夫斯基、鲍罗琴那、格列波夫等20多位苏侨教师来校任教,到1952年已达70多人。学校给每个班都配备了苏侨教师,负责精读课和会话课教学,为在校学生提高外语听说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课余饭后,校园里还能听到同学们哼唱着俄文歌曲《喀秋莎》,相互称呼着对方的俄文名字。学校首位苏联专家毕里金斯卡娅,指导中国教师编撰了《俄语读本》(1-4册)和会话教材,还给同事的新生女儿用俄语起名为“尼娜”。

建校初期,苏联外教给学生上课

上世纪50年代,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开设的语种不断增多。改革开放后,上外是最早一批与国外高校和学术团体建立联系的国内高校,1980年起开始与国外高校签署协议,建立校际交流关系。1981年夏,学校招收了第一批暑期汉语进修班学生27名,留学生教育也由此起步。

时光穿梭到2019年,已进入“双一流”建设的上外,每年有来自约120个国家、近5000人次的国际学生来此学习,全球合作伙伴已超过420个,遍布62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开设10家孔子学院,是全球首批与联合国总部及各分支机构、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高校。

近年来,为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最急需的关键人才储备,上外着力推进“战略语言”建设,先后增设匈牙利语、波兰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捷克语、斯瓦希里语、塞尔维亚语等专业,现有授课语种数量已达42种。与此相应,上外的国际学者也在不断丰富且多元。2018-2019学年,有340名来自59个不同国家的境外学者在上外教学和研究。

为增进高等教育国际传播能力,上外还打造了一张独特的国际名片――多语种外文网。自2014年12月网站上线以来,已累计发布28个语种的各类文章6000余篇,形成一支100余人的师生编辑团队,发表的文章被国内外多家媒体、驻华使领馆、国外政府机构官方网站等转载,让世界听到更多动人的中国大学故事,并以上海为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中国变化、展现中国文化等,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上外鼓励青年学子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2018学年,学校共选派922名本科生赴海外交流,其中300名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公派出国,277人获上外学生海外交流基金资助;2019届本科生中641人在学期间曾赴海外交流学习,其中81.9%交流时间超过3个月。上外拥有140多个交换生项目及40多个联合培养项目,各重点学科、非通用语种专业、复合型专业均在对象国家和地区设有学生交流项目,互换学生、互认学分,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有充分的机会到国外高校游学,在交流中提高国际意识与沟通能力。学校也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赴海外短期游学。此外,学校设立了千万基金支持师生开展海外田野调查。

助力全球卓越城市建设

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是上外国际化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上外响应中央“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号召,以及上海市“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的倡议,一方面加强外国专家引智及服务工作,同时也高度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促进本校教师的国际流动。

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学校还缺乏设施完善的接待场所,毕里金斯卡娅等第一批外国专家入校时,均被安排住在上海衡山宾馆等校外住所,通勤不便;70年代末,上外建成外国专家招待所,得以安排部分专家入住校内;1993年,外国专家全部住进了学校建造的16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而今,无论是虹口校区崭新的上外专家楼,还是松江校区新建的SISU Global Village(上外国际村),都给来访外宾、在校国际师生提供了温馨而舒适的交流平台与环境。

塑造有温度的校园,建设中外文明交融互鉴的一流校园环境。在竹林环绕的午后小院,饮一口咖啡,呷一口浓茶,品一品中西茶点,在学校定期组织的SISU Global Café活动中,外国专家们体验刺绣等中国传统的手工工艺,欣赏中国书法艺术,在多元文化交融中感受中国魅力。上外“外国专家俱乐部”通过组织参观上海自贸区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体验中医文化等丰富活动,旨在促进外国专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帮助文化适应及融入。

在西方语系的荷兰籍教师胡可安看来,在上外工作是“一件非常开心、享受的事情”,学校为外国专家提供了贴心、优质的服务,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的波兰籍教师托马什・艾沃尔托夫斯基表示,学校为外国专家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近年来,学校还大力推进外国专家聘请和管理机制改革,出台《外国专家项目管理办法》、编制《外国专家项目申报指南》,调整外国专家薪酬待遇,加大对高水平外国专家的聘请。近几年,学校长期外国专家人数稳定在每年近百人,短期专家人数稳步增加,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比例不断提高。

设立“志远学者”计划,拓宽引才育才渠道。结合国家战略方针,适度调整学历等要求,促进“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发展,对具有特殊技能、学习特殊语种的人才予以储备和指导,制定特殊的战略语言人才岗位职责,引导其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其他学科共同发展。

此外,上外通过邀请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学校“西索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等方式,近距离与人才接触,鼓励海外人才回国一同建设祖国教育事业。2019年1月,上外举办的“首届西索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共有400余名学者报名,最后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近20个国家的70余名优秀青年学者受邀齐聚沪上,论坛期间近半数参会学者经洽谈与学校达成了人才意向。

在促进本校教师的国际流动方面,上外通过国家公派、上海市公派、学校公派三个层面、多元化的海外研修项目,使教师海外研修人数稳步增加,拥有海外研修经历的教师人数和比例持续增长。

上外国际学生嘉年华

在全球视野中成长

近70年来,上外为国家培养了数十万国际化人才。当国际化步伐踏入“新时代”,无论是办学愿景还是人才培养战略,都在与时俱进,不变的,唯有“创新”。当课程不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上外不断创新和试图打破的,不仅仅是教室墙壁的界限,而是不同学院部门之间、语言学习与专业教育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

围绕“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上外着力培育思想素质过硬、中外人文底蕴深厚、跨文化沟通和专业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力度。

上外成立了卓越学院,加强拔尖人才培育。学院设立“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实验班”“多语种国别区域人才实验班”“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和“多语种外交外事人才实验班”,开设五个课程模块:即通识教育、英语强化、专业教育、平台素养和国际课程,努力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擅长多元文化理解与沟通、在国际事务合作与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青年精英领袖。

而作为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上外拥有全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级翻译学院。学院通过多语种组合专业翻译高端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等方式为学子提供大量国际组织实习机会,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定期吸收上外的优秀学子实习,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成长。2018年1月赴联合国新闻部实习的林殷颖认为,“联合国的实习经历让我有机会站上更广阔的平台,与来自世界各国的精英交流学习,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认识了更深的自己。”

上外的国际学生也充分感受到国际化的校园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多元文化交融和思想碰撞。“在上外读书,感觉非常舒服,像回家一样。”2018级汉语言专业美国留学生Lakos(雷可强)如此描述他在上外的就读感受。出生在迪拜、成长于阿联酋的他,父亲是美籍匈牙利人,母亲是埃及人,从小成长在多元文化的家庭里,使他非常适应上外的学习环境,老师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强哥”。2019年10月,上外与上海中国书法院合作举办的“五大洲留学生书法展”上,他与其他留学生的中文书法作品令参观者啧啧称奇,雷可强说,他热爱中国文化,通过中国书法,能体会到“力量”的内涵。

强哥跟他的同学们,很喜欢中国歌曲,不仅包括《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样的传统歌曲,更有《起风了》《追光者》等现代歌曲的英译版。这方面,上外的学生社团MelodyC2E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些自发聚在一起的学生学以致用,把中国的流行音乐再创作为英文版并重新演绎,在网络平台上获得了大量点赞和传播,粉丝多达30多万,甚至有粉丝在巴黎的出租车上都听到了MelodyC2E出品的歌。

从“尼娜”到“强哥”,从《喀秋莎》到《追光者》,在人与旋律的转换更迭间,70年倏忽而过。展望前路,上外的国际化正在向着全新的纬度前行――新时代,上外人的理想,就是要观察世界风云,供给国别区域全球知识;讲述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bitget下载安卓版

bitget交易平台下载地址

bitget官网app

bitge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