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财务专家张新民揭秘A股上市公司大存大贷乱象背后原因

知名财务专家张新民揭秘A股上市公司“大存大贷”乱象背后原因

2019年,A股上市公司“大存大贷”“爆雷”频发,投资者关心这种问题为何频繁出现?1月8日,在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主办的赛道2020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布局高峰研讨会暨《中国产业结构报告》发布会现场,《红周刊》记者就投资者该如何正确看待A股上市公司“大存大贷”问题,向知名财务专家、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张新民进行了提问。

张新民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实际上所谓的“大存大贷”问题,在财务报表中对应的是资产中的货币资金量和借款情况。通常而言,上市公司都是需要钱的时候才会去借款,而不是在公司账户已经有很多钱的情况还去借款,但这种不缺钱反而大量借款的反常现象,确实在当前很多上市公司上仍存在。

同时,资本市场上很多募集的资金,是专款专用的,按照规定是不允许用到其他经营项目上去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有资金需求,是可以借款的,对于但新出现的贷款,投资者就需要非常清晰地考虑到这个企业已有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未来贷款和贷款资金需求之间的关系。例如,乐视网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那为何当前A股众多公司,甚至包含部分优质公司,在现金流量非常充分的情况下,仍在进行规模不小的贷款,尤其是短期借款,甚至部分企业还因此产生规模不少的财务费用或利息费用?张新民表示,这主要受中国企业所处的特定金融环境影响,部分企业为了维护好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在年底或平时会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来做一些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本不需要的融资需求,但这个融资的成本是由上市公司来承担的。

张新民强调,上述这种情况的出现,虽然维护了某些金融机构的业绩考评和利益,以及特定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良好关系,但对于整个国家经济、金融体系的秩序和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综合来看,张新民建议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财报的时候,特别关注一下上市公司货币资金的结合、贷款的机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外,他表示,很多上市公司资金内部关联交易、多次腾挪等使得监管难度加大,也是当前部分“大存大贷”问题公司“爆雷”的影响因素之一。

影像测量测试仪

3d测量软件

光学光学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