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或被高估

次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或被高估

次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或被高估 MBAChina   在中国面临着大风雪带来的严寒与交通中断困扰的时候,美国次债危机带来的影响成为另一场风雪。截至1月30日收盘,中国上证综指与2007年10月16日创下的6124.04点的历史最高点相比,已经下跌了接近30%。美国次债的影响力真的有如此之大吗?我认为,我们的市场走势对美国次债的影响作出了过度反应。实际上,即使次债发生地的美国,与其去年10月份创下的历史最高点相比也才下跌不足13%。对次级债危机的过分恐惧,误导了市场,这是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   次级债对中国的影响有二:一是直接损失。根据美国官方提供的信息,中国购买美国资产支持债券总额2006年为1070亿美元,而且其中大部分为AAA级别的,给我国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是有限的。二是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根据测算,美国经济开始走弱,美国经济每回落1个百分点,会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6个百分点。   但是,对中国而言,次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缩小。1月29日,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由美国总统布什支持的146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该方案为单身个人提供最高600美元的退税,为已婚夫妇提供最高1200美元的退税;有孩子的家庭每个孩子还可另外得到300美元;方案还包括以鼓励企业投资新设备为目的的税收优惠。这一政策将对刺激美国的消费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消费增长一直占美国经济增长的70%左右,消费的动力只要保持,就能为美国经济的恢复提供一个契机。   同样,美国消费的增长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次债危机给我国出口所带来的影响。中国制造业在整个产业链上所拥有的低生产要素价格带来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因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导致的成本优势即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大的改变。并且,次债危机在导致美国家庭整体消费水平下降的同时,他们对廉价商品的需求将加大。这同样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事实上,就连美国专家也承认,次级债不改变美国人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状况,中国的廉价商品所具有的竞争力目前还没有谁能够替代。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存度较高,但国内消费的启动正在悄悄改变这一局面,这将大大减小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2007年,消费对GDP的贡献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初步估算,在2007年11.4%的GDP增长中,有2.7个百分点是由出口贡献的,4.3个百分点是由投资贡献的,剩余4.4个百分点都是由消费贡献的。消费对GDP的贡献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实际上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出现“拐点”,内需的启动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个值得庆幸的福音。   我国资本市场之所以对美国次债危机作出激烈反应,只要在于对于中国出口可能减小,进而影响到对公司业绩的担忧。需成为“领头羊”意味着我国刺激内需的努力正在取得效果,相应的,我国对美国次债危机的抵御能力也在大大增强,次债对中国的影响力将被缩小。   实际上,国际社会普遍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抱以信心。在为期5天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尽管与会者在美国经济是否会走向衰退问题上存有分歧,但对中国经济的判断上却出奇地一致,那就是2008年,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仍将有不俗的表现。   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一面镜子,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从1929年大股灾开始,美国股市所经历的几次大的牛市行情在时间上都与其实体经济的增长保持同向,而且,实体经济的每次持续增长都伴随着股市的长牛行情。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而资本市场的走势常常与之相背离,除了市场本身不够成熟的原因之外,与投资者信心的漂浮不定存在一定关系。高估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作出过度反应是不正常的,投资者应该对中国经济抱有足够的信心,避免因错误的判断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股票打新

金融知识

股票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