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五个要点需关注

“新基建”五个要点需关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政策稳增长的必要性有所提高,考虑到传统“铁公机”的投资效率不高,同时也为了防止产能过剩加剧,“新基建”更适合当下的时代背景;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释放也为“新基建”提供了发展窗口期。从政策来看,我们认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均有一定的放松空间。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新基建”?我们认为需关注五个要点。

第一,什么是“新基建”?“新基建”既包含宽口径的广义新基建,也包括窄口径的狭义新基建。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

第二,为什么要开展“新基建”?疫情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政策稳增长必要性有所提高,考虑到传统基建的投资效率不高,同时也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并加速房价回升,“房住不炒”的主线下“新基建”发力顺理成章。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释放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第三,“新基建”对行业影响几何?首先,与传统基建相似,基建补短板也将会对轨道交通、医疗养老、公共设施等行业产生直接拉动作用,并间接促进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等行业;其次,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狭义“新基建”将直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也将有所受益。

第四,“新基建”的规模有多大?从专项债流向看,“新基建”占全部基建的比例约为24%左右,子行业中轨道交通是主要发力点,而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的比重并不高。从PPP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22%,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的占比最高。结合来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

第五,如何促进“新基建”发展?考虑到“新基建”行业的特殊性,需要持续激发市场活力,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的积极性。财政政策需要加大项目投入,同时提高对民间资本和企业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需要配合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同时也要进一步推动货币宽松以降低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

市场判断: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压力或将加剧,政策稳增长的必要性有所提高。作为政府托底经济的常用手段,基建发力的紧迫性也有一定抬升,考虑到传统“铁公机”的投资-产出效率不高,同时也为了防止产能过剩再次加剧,“新基建”可能比旧基建更适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随着疫情期间人员隔离以及居民消费需求向线上倾斜,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行业也迎来了绝佳的发展窗口期,“新基建”进程的推进也就水到渠成。往后看,“新基建”的加速推进将利好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特高压等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但疫情冲击下,财政空间承压也可能成为后续“新基建”的掣肘。基于此,我们认为,后续赤字率、地方债新增限额都有一定的调整可能,而货币政策也将进一步放松来对财政空间予以支持。

各类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新法律环境下,离婚诉讼如何保护弱势群体权益

运动科学基础:人体运动机制

智能理财对传统理财方式的革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