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治局会议一揽子政策可期

解读政治局会议“一揽子政策”可期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

“会议给出当前的政策基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我认为,这预示着更多的政策强刺激措施已是‘箭在弦上’。”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博27日晚间对第一财经记者解读称。

近期全球各国陆续宣布了升级版的货币宽松及财政刺激计划,全球金融市场做出较积极回应,流动性危机暂时解除。王博认为,此次会议提出的措施,对A股而言也释放了更加稳健的利好信号。

特别国债符合预期

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由于1~2月受疫情冲击,经济运行全面放缓,生产停摆,需求收缩,此时迫切需要宏观政策要在逆周期调节上加码。”王博认为,国内疫情防控已经取得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效,但是,国际疫情对中国的冲击依然不容忽视。

财政方面,会议提出“三个加大”,即: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缓解企业负担;加大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适当提升赤字率来支持重点项目和推进基建投资;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帮扶力度决胜“脱贫攻坚战”。

货币金融方面,会议指出三个方向,即:货币流动性环节“要引导信贷市场利率下行,流动性要保持合理充裕”;信用传导机制环节“要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服务环节,金融政策要围绕“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来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努力化解地方和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

王博分析,由于我国疫情爆发较早,叠加2020年决胜小康社会的政策目标,我国货币政策发力较其它国家更早,同时考虑到我国在疫情影响下2月CPI处高位,3月LPR报价并没有出现下调,针对这种“放量缓降价”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高层在政策组合的协同上有更深远考虑。

对于发行特别国债,王博认为,这顺应了国际环境,也比较符合市场预期。

“G20会议释放出5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相较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1.1万亿,各国财政政策的力度都是空前的,我国推出特别国债也顺应这一大环境,本次会议提出加大国债地方债发行规模也符合市场判断,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利好。”王博称。

具体刺激规模则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实际影响,预计积极财政起到兜底对冲功能即可,因此是适度的而不是大水漫灌;二是考虑国际环境,由于国内外疫情发展的阶段并不一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可以作为一个考量。“货币政策灵活同时没有放弃稳健的基调,这也反映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定力。”他称。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晚间也发表观点称,会议对财政扩张做了三点部署,即“扩赤字托底、增专项债做基建、发特别国债促消费”。赤字率方面,在赤字率提高到3.5%、名义GDP增长5%的情况下,赤字规模约为3.6万亿。专项债方面,预计将扩大规模,重点投向基建。

“假定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4万亿、投向基建的比例为70%,那么相比于2019年,专项债投向基建的资金将有2.2万亿的增量。”李奇霖估计。

对于特别国债,李奇霖预计,其作用可能更多是用于促进消费,以扩大消费的方式来对冲外需对经济的拖累。

短期多项措施可期

政治局提出“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王博认为,短期有多项措施值得期待。货币政策方面,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步入3月后我国经济开始在复产的带动下修复,疫情也有明显控制,政策加码预计更加温和。不过,受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响,全球央行都步入危机模式,接连降息并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他认为,受此影响我国的货币环境被极大改善了,所以目前仍有降息降准空间。

王博认为,消费刺激政策特别值得关注。一方面,考虑到疫情对需求的抑制,在复产后供给将提升,疫情稳定后或将出现消费的报复性反弹。同时,会议要求“防控”“复市”两手抓,这意味着疫情稳定后,更多刺激居民消费的措施可能会出台。

国际物流和贸易方面,2月出口增速转负,3月疫情全球爆发,对国际产业链造成严重冲击,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首当其冲的要在恢复物流和供应链上发力,尤其是在国际经贸合作和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上投入更大的力量。所以,王博预计,国际货物贸易和运输将迎来政策倾斜。

此外是农业生产和物价稳定方面。2月CPI增速高居5.2%,其中食品项增速更高达21%,创近年来新高。

王博认为,食品项主要组构源于农产品,疫情下农业生产和运输都受到阻碍,要想根本上平抑物价,除了要稳健货币发行增速外,更重要的是增加农产品供给。

“从会议的精神上看,农业生产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物价稳定,也将是近期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预计疫情逐步稳定,复产后的农产品运输将恢复,农业生产也在加快推进,食品类的供给增多将有助于通胀水平的回落。”王博判断,从趋势上看,通胀压力整体可控,市场关于通胀或通缩的担心也将逐步消除。

疾病食疗

医疗事故等级

币百科

劳动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