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基金经理自白别把我们当贼防

离职基金经理自白:别把我们当贼防

离职基金经理自白:别把我们当贼防 更新时间:2011-1-20 10:18:26 新快报讯 本文作者是曾在公募打拼多年的基金经理,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落。两年前,离开舆论关注的公募基金业,投身其他投资领域。在公募基金经理风声鹤唳之时,回过头来,他希望在《机构投资》说出心声。  康德言:这个世界惟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在资本市场,利益与道德,始终在激烈交锋。尤其是贪婪的原罪,它扭曲人的灵魂,让人坠入无尽的深渊,在资本市场的汪洋大海上迷失方向。  交易痕迹?一眼就看出来了  现在的资产管理业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玩法变了,但主要还是那群人,不过少了些老人,多了些新人而已。  坐庄操纵股价的做法都已经过时了,有实力的机构投资者可以玩得更大,比如先持有一家垃圾公司的股票,然后打通相关高层关系,把它包装成一个香馍馍。  以前我们跑上市公司,要上下打点一番才好开口:想做下你们的股票。后来坐在办公室等电话就好,陌生号码一般不接。  整个基金行业的监管是从2006年开始收紧,那时候基金公司就已经有一套防火墙措施,甚至还有一些公司在办公室内装摄像头。  交易所的监管体系也是2006年建立起来的。那些多次跟随公募基金资金出现的账户,账户之间有什么联系,都可以被查到。  其实,一家基金公司经理的操作有没有问题,业内人士一眼就看出来了,交易的痕迹很清楚,每一笔交易都是实时监控的。在这样的机制下,把基金经理当贼一样防着,没有必要。  老鼠仓?未免有些太偏激  现在大家一聊到基金经理,就说有老鼠仓,就像一说到医生就想到收红包,未免有些太偏激。一个基金经理,手中掌管两三百亿元的资金,知道下一步要建仓某只股票,知道某只股票将会有三个涨停板,这种诱惑本身就是巨大的。  或许他是无心的,比如朋友一起吃饭偶尔聊天,这位基金经理说很看好某只股票,朋友听后买了500万元,三个涨停板后赚了150多万元,朋友提着100万元现金来找他……一回两回,这样的事情很多。  但是如果这个基金经理是这个基金公司的合伙人,那就完全不同,不是简单一百万元两百万元能搞定的,为什么呢?他是合伙人,他有股权,做好了一年到手几个亿,还有长远发展,何必为一点眼前的私利辛苦,夜里还睡不踏实。  公募品牌强 私募体制好  所以,就呈现出两类人。有志气、有追求的年轻人,多在公募;一些玩过几百亿元资金但不想承受更大压力的基金经理,则退守私募。  基金经理跳槽私募也成了时下的一个热门话题,这涉及到公募私募机制上的一种区别。在中国,私募好比民企,公募好比国企。私募的体制比公募好,公募的品牌比私募好。  做阳光私募的人,还是有点理想的。原先的私募,在严格意义上是不合法的,但是做阳光私募,就有了一条合法化的路径,因此也有了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  另外私募没有阳光化时,客户想撤资就撤,各种潜在纠纷很多。阳光化后,资金进来有一段时间的保护期,这也是私募的一种自我保护。所以说,并不是谁想阳光化就能阳光化,还是因为这个人有品牌了,市场认他,大家愿意把那个账户变成阳光的信托产品。

理财保险

知更鸟

城市美食

数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