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展还是要产业

要发展还是要产业?

要发展还是要产业? 更新时间:2010-8-15 0:03:42   细心的投标者都会发现,此次招标的一大特点就是再现“国企垄断”。

135份标书中,八成以上竞标企业为央企,包括国电、中电投、大唐、华能、华电“五大豪门”,以及“四小龙”中的中广核、国投电力和国华电力。

由此,很多参与的民企似乎非常无可奈何。

“这样的招标是否理性很难说。以最低价中标的条件来看,政府的指导方向有问题。”阿特斯中国区运营总经理张国良以业内专家的身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次之所以央企蜂拥而至,是因为“央企亏得起,而我们亏不起”。他的担心是,如果继续下去,中国真正做太阳能的企业在中国能有多少市场空间?“现在海外市场那么好,利润也高,这不是逼迫企业把精力重点放到海外去吗?”

记者在查询招标当天的应标企业名录中发现,尚德、天威英利、正泰、赛维LDK、阿特斯等国内光伏巨头少有独立应标的情况,即使独立应标,参与的项目也非常少。有业界人士提醒记者,有一个原因是,在目前海外市场较好的情况下,这些国内的光伏巨头参与一两个项目的竞争,只是策略性的参与,任何一个厂家参与的幅度都不会特别大,因此也不会出现一个企业捆绑所有的项目。而去年的招标背景又有不同,当时,全球的金融危机重创光伏海外市场,企业急需启动国内市场,求得发展空间,所以均在具有标杆意义上的敦煌项目招标中志在必得。

张国良告诉记者,阿特斯只参与了一个项目的竞标,对于是否能拿到项目,张表示只是“试一试,锻炼队伍”。

“从招标机制上来说,最后的项目收益率都非常低,积极参与的都是央企,民营资本在这种机制下根本无法实现回报。”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姜利凯说,目前的价格机制肯定会压缩民营企业的生产空间,未来中标的还会是融资能力比较强、对资金回报要求不是非常高的企业。

在去年敦煌项目招标中,进行第二轮商务标的13家企业就全部都是国企。从今年的招标形势来看,估计又将是国企唱主角。

对此,很多业内企业对这一越来越明显的现象表示担忧。国务院近期出台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建设。显然,在新能源领域,应该让市场展开充分的竞争,形成多元化的合理的产业结构,这样的产业才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然而,如今在国内,似乎又一次延续老路:民企先打出一片天地,现在却被国企卡住脖子,在强大的资金和政策优势下,失去议价能力。

诚然,对于国企来说,新能源同样是一个必须布局的领域。除了要满足未来新能源发电配额的“政治”要求外,新能源领域也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企业会放弃这一领域。

然而,不能免去的担忧是,如果新能源领域再次由国企垄断,从而实现一定的产业规模,那么,这个自下而上的产业生机会否丧失?

也许,民企在新能源领域将发挥什么作用,对政府来说,是还没有想清楚的“选择题”。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工程合同纠纷

币知识

理财知识

公司解散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