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塑形象基金业品牌建设内外兼修
慈善塑形象基金业品牌建设内外兼修 更新时间:2010-5-5 0:00:47 在国内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突破2万亿元的背景下,基金公司的品牌建设越来越着力突出内涵,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财富创造能力。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基金管理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调查问卷》显示,接受调查的57家基金公司中,56家开展了“赈灾救灾”公益活动,占比达到了98.25%。 在国内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突破2万亿元的背景下,基金公司的品牌建设越来越着力突出内涵,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财富创造能力。社会责任就是不少基金公司希望赋予公司品牌的新内涵,积极投身慈善活动相应地成为这一过程中的主要方式。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09年国内基金公司在社会慈善公益方面的总投入约为人民币8740万元,受益人数约为631万人。
基金捐资赈灾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获悉青海玉树震情后,国内的基金公司纷纷解囊捐助。华夏、嘉实、易方达、国泰等国内知名基金公司都在第一时间启动赈灾行动,其中嘉实基金捐款超过106万元,华夏基金及全体员工通过华夏人慈善基金会捐款100万元,广发基金则通过广东省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
国内基金公司慈善公益意识的萌发主要源自2008年。当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不仅推动了全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的普及和开展,也激发了国内基金公司从事慈善公益活动的热情。例如,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华夏基金和员工捐款捐物超过350万元,同时还通过设立100万元青年创业基金帮助灾区青年自主创业,重建家园。易方达基金除了组织公司员工和易方达教育基金会向灾区捐款、为灾区购置帐篷之外,还抓紧联系灾区基金持有人,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尽量与持有人取得联系。
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基金管理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调查问卷》显示,接受调查的57家基金公司中,56家开展了“赈灾救灾”公益活动,占比达到了98.25%。对此,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一次灾害发生都会牵动全社会人的心。基金公司积极进行赈灾活动,不仅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向社会展示出基金公司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司的品牌美誉度;同时也是一个凝聚公司员工向心力的过程,让大家在传递爱心中增加对公司的认同感。”
慈善活动规范化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9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成立了慈善基金会或建立了完善的慈善捐助管理制度,将慈善公益活动规范化。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显示,2009年各基金公司开展社会慈善公益活动逐渐由之前的临时性、业余性、随机性向长期性、专业性、系统性转变。“以往更多的是遇到自然灾害临时性的发起捐助,捐助对象的选择比较随机,没有明确计划,捐助款物一般直接交付有关慈善机构,交付之后的参与程度较低。现在伴随着慈善认知和行动能力的提升,各公司开展公益实践有较为细致的阶段性规划,在保持临时性捐助的同时加强日常性捐助,捐助方式和对象的选择也更为主动和成熟,逐步设立专业慈善部门或者与有关慈善机构建立更为密切的沟通配合关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整个过程。”
例如易方达基金于2007年底成立了易方达教育基金会,目前已经成为一个致力于资助贫困大学生、高中职贫困学生和贫困地区优秀教师的公益机构。基金会设立了理事会作为日常管理机构,公司总裁担任理事长,2009年易方达向基金会捐资4017万元。广发基金制定了《对外捐赠管理办法》,将捐赠纳入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股东会审批之后,由董事长、管理层、基层党组织和工会负责人组成的联席会议制订年度捐赠计划,指定捐赠计划实施部门和人员,捐赠计划实施部门负责落实捐赠事由、对象、途径、方式、数额、财产交接等事项并经董事长批准后实施。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开展,国内基金公司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企业的自我发展和外在竞争已经不再单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利润水平和产品质量层面,而是逐步纳入社会责任和企业伦理等范畴。在近年来基金行业的管理规模、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持续快速增长之后,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进一步提升基金公司的社会形象、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